不支持Flash
|
|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遭破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3:34 新華網
院方稱是舊傷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茆雷磊) 臺北消息:日前有臺灣媒體報道,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翠玉白菜”發現破損,懷疑是在借展過程中造成損壞。院方表示,“翠玉白菜”遷來臺灣時就是如此,應該是在清宮時就有的“舊傷”。 玉雕“翠玉白菜”長18.7厘米,寬9.1厘米,厚5.07厘米,是由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料,運用玉材自然分布的色澤,雕琢出一顆幾可亂真的白菜;菜葉上還雕有螽斯蟲(俗稱“紡織娘”)和蝗蟲,寓意“多子多孫”。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翠玉白菜”2003年12月南下高雄展覽3個月,回院后發現白菜上的螽斯蟲須有裂縫。 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27日表示,院內資料顯示,螽斯蟲的須早就斷了,與南下高雄展覽無關。臺北故宮博物院玉器處長嵇若昕指出,這是“翠玉白菜”在清宮時就有的“舊傷”,她以1966年及1995年所拍攝的“翠玉白菜”照片,證明這一“舊傷”早已存在。有關專家也排除了“翠玉白菜”在當年遷往臺灣途中遭到損壞的可能性。 嵇若昕說,這處小缺口并不影響“翠玉白菜”的整體美,因此不需要修補,如果使用塑膠顏料修補,反而不能呈現自然效果。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另一鎮院之寶“肉形石”,日前也傳出發現一個小缺角。嵇若昕說,那并不是破損,這件文物本來就是要借此缺角呈現工藝之美,表現與真正的紅燒肉十分相似的自然形狀。 “翠玉白菜”在清光緒時期陳設于瑾妃寢宮永和宮,傳說是瑾妃的嫁妝;“肉形石”也同樣來自清宮,乍看之下,很像一塊美味多汁、肥瘦相間的“東坡肉”。這兩件珍貴文物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人氣最旺的展品,它們的展柜前總是擠滿了觀賞人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