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玩白玉亦陶然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4日 20:26 北京日報 |
古玩不乏稀世之物,時玩卻也大有珍奇。步入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一樓南大廳的天祥姜氏和田玉專賣店,領略其間數百件的和田玉收藏品,還發現店內擺放著如小機床似的現場加工白玉的雕琢器具;仔細觀賞,此處除去十余件清代、民國時期的白玉之外,引人入勝的便是“一件就是一件”的現代時玩之品,充滿著十足的雅趣。 靈動的,是一件荷葉花插:薄胎,立體雕琢著3朵荷葉、一朵荷花、一個蓮蓬、兩枝 花莖;花插內鏤空,雖是青白玉所制,手指放在里面卻能透視而出;荷花生動自然,荷葉的邊沿婉轉飄逸,似正被春風吹拂著。奇巧的,為一件既可當手把件又可做擺件和鼻煙壺的白玉“鸚鵡”,活生生的:其天然俏色黑、黃、紅、白4種漸變色極巧妙地形成鸚鵡的頭、嘴和兩只一黑一白“鴛鴦眼”,惟妙惟肖。此間的主人姜慶先生說,這種鸚鵡十分難得,本身就天然象形,只略微雕琢,就更加栩栩如生;他并用鋼鉤和金剛砂細心將內部鏤空,便可用做鼻煙壺了。此件收藏品和一件“年年有余”都是他設計制作的,2003年10月,在由中國寶玉石協會舉辦的“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大賽上均獲得優秀作品獎。有意思的是,這件去年問世的雅玩之物,姜先生雖至今舍不得出手,禁不住愛玉者的人見人愛、反復把玩,卻已經出現了很難得的包漿。姜慶,漢族,人近中年,出生于烏魯木齊市,從小就受到父親愛好書畫的藝術熏陶。他17歲即到新疆玉雕廠學藝,兩年后考上新疆師范大學工藝美術系深造,畢業后在自治區博物館刻苦鉆研8年之久,1994年自己辦起了雕刻廠。20年來他從理論到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玉雕經驗,現為新疆天祥姜氏玉石雕刻廠廠長兼總設計。近十年來,他領銜制出了許多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施以古代宮廷雕刻藝術的和田白玉收藏品,其收藏經營的多件羊脂玉牌子和掛件、手把件并執有國家珠寶首飾鑒定中心的證書。他只做和田白玉的山流水和子料,在設計制作上突出和田玉的歷史悠久性、渾厚感、凝重的意境,因而受到包括來自臺灣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白玉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回頭客眾多樂此不疲。而他的現場加工制作,又遂了許多收藏者的意愿,不同喜好者來此只要說出自己的所圖,無論是持料而來還是在此選料,姜慶先生定是令收藏者樂而忘返。由此,白玉的時玩就玩出了味道。 誕生于2500年前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即有詩云:“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還有詩云:“禺頁禺頁印印,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可見,我國的玉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西周時代就已相當燦爛。姜慶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詩經里講的,這道出了古人琢玉的技巧是很高超的,雖然當時的治玉工具非常簡陋。我國和田玉的產出歷史已有7000年,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被大量輸入中原。和田玉的材質之美,顯示出我國的山川之美;和田玉器的造型美與雕琢美,體現出中華民族的人文之美;和田玉的這兩種美,從古至今使人們賞心悅目,以玉比德,修身養性。他說,和田玉的古玩之物與時玩之品都很珍貴,古玩總是越來越少,時玩使和田玉的收藏開闊起來。時玩的說法大約在明代就有文人提出來了,意即指收藏和鑒賞當代制作的玩好之物。時玩也是一種對祖國玉文化的繼承,今天的時玩在將來也會成為后人的古玩,代表著今天的時代風尚與藝術水平。世人公認,我國是世界歷史上惟一將玉和人性相類比結合的民族,佩玉、玩玉,收藏玉器的人性化,就在于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情趣。(宜塵 文白丁/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