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家譜藏百年舊官報 揭開清末官報面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3:20 江南都市報
李先生是中國人民銀行萬載縣支行的一名員工,工作之余愛好收藏古物。1月底,他在萬載縣雙橋鎮一戶農民家中的家譜夾頁中發現了一張清末報紙——《江西日日官報》,所印出版日期為"西歷一千九百零八年正月十號,禮拜五,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七日",即公歷1908年元月10日、農歷1907年十二月初七,至今正好百年。本報記者于日前采訪了李先生及相關專業人士,揭秘清末江西官報的神秘面紗。 保險業在江西開辦的年代被推前至少10年 李先生發現的這張報紙由于年代久遠,已被蟲蛀出了好幾個洞,折疊處也全部爛開,成了互不相連的幾塊,但發黃的紙頁上文字還是清晰可讀。尤為珍貴的是,報紙上有三條對金融貨幣史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首先報紙的左上角有一則關于"永生人壽保險公司"廣告,里面除了宣傳參保益處之外,還注明了參保方法、公司地址、經理及職員的姓名等。這一發現將江西金融史關于保險業在江西開辦的年代由民國時期上推至了清代。其次是報紙上印有《江西官銀錢總號詳訂推行官票章程》,內容涉及為何要推行官票,推行官票的品種、樣式,印制發行程序,推行措施等,對研究江西地方金融貨幣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報紙還附有"十二月初六日行情:東寶二兩、銅元六0三、厘封三九、英洋七0七、龍洋九四三、花洋九三、鹽封五四、票錢六錢、官票二錢、申票五二、漢票五兩、赤金三口口(因殘破后兩字難以辨認)。"據李先生猜測應該是當時貨幣市場行情,但非常的繁雜混亂,讓人難以置信。貨幣品種中既有一般金屬銅質貨幣,也有貴金屬金、銀質貨幣,紙質貨幣;既有官方貨幣,也有地方貨幣,還有行業票據代行的貨幣;有國內貨幣,也有國外貨幣。從貨幣單位看,既有貴金屬的銀兩制,也有從西方引入的規元制,還有中國沿用了千年的貨幣單位制錢文。當時銅錢還未退出市場流通,方孔銅錢和銅元也都是以文為單位,也有部分錢票也是以文為單位。從行情的比價關系看,有一些像是不同貨幣之間的換算比率或兌換時的折水率,有一些又像是由某一機構或官方給定的標準定價。南昌與武漢、南京、上海等重要通商口岸相距不遠,南昌的貨幣市場行情與全國主要城市的貨幣市場行情不會有多大差異,這50多字的貨幣行情為研究清末貨幣史提供了最為真實可靠的依據。 版式已基本符合現代報刊的要求 這張報紙是大四開版式,欄目包括京都要聞、各省新聞、各國新聞、專件、時論、轉抄、廣告等。由版面可見廣告占50%,新聞占25—30%,編排方式和內容比重大致相當于當時業務領先的《時報》。據記者了解,官報活動方式是近代型的,其內部機構的設置分工,版面按內容性質的分類編排,基本符合近代報刊的要求,已接近或類似同時期的民營報刊。 使用較為落后的雕版印刷 在版面的外觀方面.當時的官報基本都使用鉛活字排印,但各報仍有差異。《江西日日官報》則還使用較為落后的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其制作步驟是制作原稿,然后將原稿反轉過來固定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再讓各種技術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繪上的、畫上的或寫上的原稿,大師級雕工負責精細部分的,到雕刻比較便宜的木頭或比較不重要部分的才會用比較沒有才能的工匠。先在木板上刷上墨,后在印刷機中加壓形成原稿的復制品。雕版印刷在初期投入時會更便宜一些,這個工藝也具有更多的藝術繪畫的自由。不過,印刷版不耐用,在印刷使用中很快就會損壞,需要不斷更換,這限制了大量印刷的可能性。 宣告了古代新聞傳播形式和傳媒形態的終結 江西師范大學歷史系的劉教授告訴記者,辛亥革命時期,革命派報刊得到很大發展,民營報紙也迅速崛起。面對這些宣傳攻勢,清廷一方面進行鎮壓,另一方面也開始創辦官報,以占領輿論陣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呂海寰、伍廷芳奏請推廣官報獲準,于是各省紛紛創立官報,《江西日日官報》就是在此時創辦。官報的問世,宣告了古代新聞傳播形式和傳媒形態的終結。它的內容范圍和權威都遠遠超過了當時以抄錄官方準許發行為主要內容的《京報》,活動方式也不是《京報》可以比擬的。延續千年的中國古代形態報刊終于被形式更為先進的官報所取代,這不能不說是報史上的一個進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