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2006年重慶收藏界十大新聞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6:47 重慶晨報

  1.藝術品拍賣場次增70%

  2006年,重慶共舉行藝術品拍賣場次20場,比2005年的12場增加8場,增幅達70%。與此同時,2006年一些業績或信譽欠佳的拍賣公司陸續淡出藝術品拍賣市場。

  據初步統計,2006年參與藝術品拍賣的總人數約3500人次,比2005年參與總人數3000人次增長12%%,但平均單場人數略有下降。

  重慶拍賣的書畫部分成交總額全年約1000萬元,與2005年基本持平。業內認為,去年新人進場資金占到30%走穴。

  隨著收藏品市場的升溫,地產、保險,以及一些協會紛紛邀請國內著名的鑒定專家到重慶。

  2.故宮專家山城鑒寶

  隨著收藏品市場的升溫,地產、保險,以及一些協會紛紛邀請國內著名的鑒定專家來到重慶。有的專家到重慶,是為主辦方捧場,聚集人氣,有的則是賺取鑒定費。

  2006年9月,故宮書畫某專家來到重慶,上午受保險公司邀請,進行了一場演講,下午在某地產商贊助下,為11件重慶藏家的書畫作品進行了現場免費鑒定,其中有5件被斷為真跡。

  10月,故宮玉器專家周南泉等人在某地產商贊助下,開展了藝術品鑒定活動。由于口頭鑒定為免費,4個雙休日每場持寶參加鑒定的群眾有400多人次,除重慶藏家外,其他四川、貴州也有藏家前來參加鑒寶大會。

  3.羅中立作品拍賣過億

  羅中立在2006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其作品累計拍賣超過1億元。據雅昌網的統計,其作品的總成交金額已達到1.16億元,成交率高達82%%。2006年,其作品多次達到每幅300萬元的價位。

  4.張曉剛單幅油畫達到1804萬元

  2006年3月31日,在蘇富比拍賣公司紐約拍賣會上,四川美院教師張曉剛的《同志120號》以97.9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809.79元)創下中國當代藝術的拍賣紀錄。當時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價位已到了當代藝術作品的頂點,之后必將下跌。然而張曉剛的作品一鼓作氣,當11月在佳士得香港拍賣會上,他的《天安門》以1804萬港元成交,創下他個人作品成交價世界拍賣紀錄。

  5.重慶本土書畫家連創新高

  去年11月21日,北京保利2006秋季拍賣會上,李華生的當代水墨作品《己卯?芒種》以264萬元成交,創造了重慶國畫的“標王”。

  由于市場操作相對規范,重慶本土的書畫作品基本能保持穩定增長。如蘇葆楨47×44厘米的《葡萄》,2005年6月的拍賣成交價為1.2萬元,去年4月同樣尺幅的拍賣成交價達到1.8萬元,1年內增值50%。68×45厘米的《葡萄》,2004年6月的拍賣成交價為1.8萬元,而同樣尺幅的作品,在去年3月的一場拍賣會,成交價達到3萬元。年增值30%。

  另外包括李文信、郭克等重慶畫家的作品均保持了平穩增長勢頭。

  6.“葡萄”第一人之爭“葡萄第一人”引發爭執。

  2006年9月4日,本報以《學生被封“第一人”,老師家人冒火》為題,獨家報道了蘇葆楨兒子蘇甦與蘇葆楨弟子方鳳富就“葡萄王”的名譽爭執。

  近年來,在許多公共場所,原西南師大退休教授方鳳富都被稱為“中華葡萄第一人”、“中華葡萄王”。但已故著名國畫家蘇葆楨兒子蘇甦及其家屬認為方鳳富自封“中華葡萄第一人”稱號,是將蘇葆楨用畢生心血創造的《葡萄圖》據為己有,是剽竊行為。而方鳳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在葡萄畫技法方面也有創新。

  盡管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和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專家稱,就現行法律條款看,方鳳富并沒有侵犯蘇葆楨的名譽權。但在整個事件背后,畫家的炒作行為,以及藝術創新,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7.拍賣會上買到假畫打官司

  2004年4月,重慶某拍賣公司舉行書畫拍賣會,并許諾如果在競買10日內,有兩名以上省級以上專家對作品有異議,將全額退還成交款和傭金。

  市民金路濤(化名)在該拍賣會上,花10萬元拍得齊白石等大師的9幅“名畫”,但將字畫買回家后,經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鑒定,其中7幅是贗品。金路濤隨即向拍賣公司討要10萬購畫款。

  雙方無法就退款問題達成一致意見,2006年3月,渝中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拍賣公司稱,拍賣公司對拍賣品的瑕疵不承擔擔保責任。公司稱,退一步說,這9幅畫即便是贗品,金路濤也必須拿出證據來,僅憑幾個專業人士,不具備權威的鑒定結論。

  在審理過程中,法院委托市文物鑒定機構鑒定,但該機構以不具備近現代名人字畫司法鑒定資質為由拒絕鑒定。

  去年4月26日,渝中區法院判決認定,拍賣公司不對拍賣品真偽承擔擔保責任,競拍人未盡審查義務,駁回起訴。

  在拍賣會上買到假畫狀告拍賣公司的案件國內少見。這起訴訟提醒藏家,拍賣會上有風險,而由于拍賣公司對藏品真偽不負責,藏家務必小心。

  8.三星堆玉器真偽起爭端

  2006年10月4日,在重慶某次鑒寶活動中,一位中年女士拿來的3件玉器———龍頭紋戈、玉神人座虎壇、玉獸面形紋座被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南泉鑒定為三星堆文物,周南泉稱,龍頭紋戈在民間交流價格,在10萬元以上,而另外兩件立體的玉器無法估價。這一事件迅速在國內收藏界引起轟動。

  但是,當年10月8日,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倪志云和牟群對這3件“三星堆玉器”率先表示懷疑,認為這3件玉器是造假者利用已出土文物,有明顯拼湊的現代加工痕跡。

  9.畫家及家人參與現場打假

  2006年7月1日,本報以《原作者現場打假天價國畫緊急撤拍》為題,報道了畫家方鳳富參與打假的事件。在某場拍賣會上,一幅《萬朵紅霞春意鬧》起價50萬-70萬元,而作為該畫創作者之一的方鳳富明確表示這幅畫是贗品。經過交涉后,拍賣公司當場撤拍。

  假畫是書畫收藏屆最大的毒瘤。2006年,本報除了邀請蘇甦等畫家后人直接參與打假外,還與李文信、周北溪等畫家的后人或學生取得聯系,2007年將繼續打擊書畫贗品。

  10.股市分流藝術品市場資金

  2006年下半年開始,股市不斷上漲,頻頻創出歷史新高,由此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進入。

  在此背景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書畫拍賣明顯遭遇資金寒流,最為明顯的是去年11月和12月,重慶舉辦的5場書畫拍賣會,平均每場成交額不足30萬元,其中某場拍賣會,成交額不足10萬元。

  不過,在藝術品市場的短暫低迷中,仍有藏家進場吃貨。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