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黃振偉
《財經時報》:作為一個知名畫家,你與畫廊是怎樣的合作關系?
岳敏君:我是1992年第一次與畫廊合作,當時是一個瑞士人開的香港畫廊,后來就有很多畫廊合作了,德國的、法國的、瑞士的等等,一般都是國際畫廊。我與畫廊合作的關
系都是松散的,一般是朋友介紹,并不是明確的代理關系。我與畫廊合作一般都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
比如一個作品展覽,我可能交給某一個畫廊去做,因為藝術家某一階段作品的創作是需要時間周期的。
《財經時報》:你認為畫廊在對藝術的介入中能起到什么樣的具體作用?
岳敏君:我覺得畫廊在藝術的整體鏈條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說它重要,第一是因為畫廊有公開展示的作用,它是面對所有人開放的,它能幫助所有的人去挑選、推薦、認知藝術品。
第二是畫廊的多元藝術趣味勢必打破美術館的藝術壟斷,因為每一個成功的畫廊都有自身獨特的藝術取向,畫廊的繁榮必然會使得一個國家的藝術并不是為幾個美術館所壟斷。
第三是畫廊的管理機構小,運作機制很靈活,使它能更加靈活地介入藝術,積極推動藝術的多元化發展。
《財經時報》:從一個畫家的角度來看,你怎么看本土畫廊的發展情況?
岳敏君:與國外那些成功的畫廊相比,中國畫廊整體發展情況還很不成熟。中國目前有很多畫廊還僅僅是有一個房子、幾個畫家朋友,大家把作品拿來,畫廊推薦或者進一步運作,僅此而已。而且中國整體畫廊發展,單從數量上而言,與國外相比就遠遠不夠,不像國外那樣一個城市中有幾百家甚至上千家畫廊。而且中國畫廊彼此之間“跟風”嚴重,是一種很不良性的運作。
《財經時報》:現在有很多國外畫廊進駐中國,包括國外很多頂級畫廊也對中國當下藝術品市場的熱潮很是關注,你怎么看待這種現像?
岳敏君:與十幾年前相比,的確有很多國外畫廊進入了中國,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國外畫廊的進入能把他們各方面成熟的經驗帶入中國,進一步刺激本土畫廊的成熟,但同時也對本土畫廊的生存形成“威脅”。
我知道的情況而言,目前進入中國的國外畫廊還沒有達到一個讓人滿意的級別,很多頂級畫廊并沒有進來,已經進來的很多國外畫廊也與本土畫廊一樣,在從事那種將藝術品“倒來倒去”的做法,而沒有發揮畫廊在藝術鏈條中的真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