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藏家舉辦歷代食用器展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17:28 新華網 |
新華網深圳2月23日電 (張賀敏) 在博物館、藝術館中,我們見過太多美輪美奐的陶瓷制品。青花、釉里紅、顏色釉、五彩、斗彩、粉彩、琺瑯彩等等,看得人眼花繚亂。陶瓷藝術品價值連城、身份高貴,但出自民窯的常用陶瓷器具卻一直被人忽視,認為是毫無價值的東西。近日,民間收藏家鮑傳江在巴丁街的“文化驛站”舉辦了一個“民窯民用—歷代食用器展”,讓我們看到了民間陶瓷的別樣魅力。 保留了陶瓷的“元氣” 據《深圳商報》報道,“文化驛站”是由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侄孫、攝影家張之先自費開辦的,經常舉辦一些小型的展覽,也成了文人藝術家聚會雅集的場所。走進“文化驛站”,四面的玻璃柜里陳列著大大小小的壇罐碗碟,還有酒杯、盤子等等,共有200多件,這些都是鮑傳江的藏品。從遠古時期到上世紀50年代的都有,七千年歲月濃縮在14個展柜中。 最古老的一件陶器是紅山文化時期的,帶有明顯的女性生殖崇拜特點。最初的陶品造型簡單、工藝粗礪,卻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美。比如戰國時期的布紋陶罐,在拉坯的時候用粗布在上面壓模,燒好后罐上就有了一圈圈的紋路。唐以前的陶瓷制品大都是單色釉,平實簡單,工匠可以隨意發揮。有一件遼金時期的雙耳直筒瓶,因為意外受創,怎么看都不對稱,卻意外地產生了“測不準”效果,很有現代感。如果這個瓶子出自官窯,肯定會被當作廢品扔掉,只有在民窯中才能幸存下來。 明末清初出現了大規模的官窯,把陶瓷制作引向精英化、標準化。不過,陶瓷的“元氣”仍然在民窯中保留著。比如明代磁州窯系的一個“福”字筒罐,“福”字一氣呵成,造型獨特。有個明代青花大壺上畫著一條龍,跟我們常見的都不一樣,非常靈動傳神。民窯制品最看重實用性而非藝術性,工匠們也就有了比較大的發揮空間,作品更有偶然性。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陶藝,西方人對這種有手工感覺的陶瓷也非常推崇。藝術的生命力就在于獨創,民窯制品充分體現了民間智慧和自由創作的精神。 “大俗”之中有“大雅” 很多人覺得民窯制品太俗,缺乏個性。的確,這些器具的圖案很多都比較雷同,如麒麟送子、喜鵲登枝、福祿壽等等,在現代人看來已經過時了。不過,還有很多圖案和造型現在看來仍很有美感,比如一個宋代的壽州窯小酒壺,顏色是溫潤的綠,圓圓的壺身乖巧可愛。一個宋白瓷海棠小碗,胎質細密,碗沿成花狀。一個民國時期的淺絳彩人物盤,上面畫著漁樵問答圖,人物神態栩栩如生。 相比起來,上世紀50年代的陶瓷壇罐“個子”要大得多,上面寫著當時流行的標語,如“人民公社萬歲”、“愛好和平”等等,標語取代了紋飾,顯得欠缺美感。如今,中國陶瓷工業又獲得了大發展,但藝術水準還有待提高,有些更是對外國瓷器的簡單模仿。要想讓中國陶瓷更有競爭力,中國設計師應該從傳統圖案中去粗取精,尋找新的靈感。 為什么要搜集這些不起眼的日常器具,鮑傳江看重的是它的人情之美。官窯的制品經常是高高在上的,而民窯的東西都是祖輩用過的。傳統的東西給人安全感,撫摩把玩這些熟悉而親切的陶瓷器具,讓人有一種踏實而溫暖的感覺。 搞收藏不能頭腦發熱 鮑傳江是一個收藏愛好者,他收集的“故紙堆”規模龐大,陶瓷也是他的愛好之一。他出生在安徽壽州窯附近,父親曾在“缸廠”工作,跟陶瓷很有緣分。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收藏的陶瓷用品拿出來展覽,也想以瓷會友,跟更多收藏愛好者進行交流。 展廳里有一個很特別的“贗品柜”,里面展覽的都是鮑傳江買到的假貨,拿出來讓大家引以為戒。他說自己20多年前開始買陶瓷,剛開始買了幾十件,沒有一件是真的。讓他很傷心,也很不服氣。最初的失敗并沒有讓他止步,而是一邊看書“惡補”,一邊跟搞收藏的朋友們互相切磋學習。這次展覽的藏品已通過多位專家鑒定,其中宋代瓷器就有19件。不過,買假貨還是很難避免,就在展覽的前一天,他還買了一件假東西,他說自己一時沖動就買了下來,回家認真一看就不行了。人都有收藏的欲望,但如果不夠理性,就會出很多問題。 現在社會上興起了“收藏熱”,曾有人跑到古玩市場,把一家店的東西都買光了。鮑傳江認為搞收藏要氣定神閑,先收真東西,再收貴東西;先收老東西,再收好東西。這次展覽免費對外開放,一直持續到四月,他希望喜歡收藏的人都來看看。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