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藝術品市場 > 正文
 

懷揣寶物 誰來為我們鑒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0日 14:00 大眾網-大眾日報

  “亂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隨著人們生活水準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歷來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的古玩、字畫等文物藏品,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

  與此同時,作為疏通文物收藏渠道的首要環節,“鑒定需求”也越來越旺。當收藏者懷揣“寶物”,期望自己一夜暴富時,他們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是:今天,誰來為我們鑒寶?

  鑒定行業缺乏準入制度帶著好奇和疑問,筆者走進了國家文物出境鑒定河南站。鑒定站站長、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員夏志峰說,目前文物鑒定中存在著種種混亂,已嚴重擾亂了正在發育的文物市場。

  “最大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缺乏準入制度”,夏志峰說,目前我國的文物鑒定沒有什么標準可依,在行業資格的管理上也沒有明確規定,開一家鑒定工作室和俱樂部從事文物鑒定,根本沒有門檻,既不需要到文物部門申報,也不需要任何手續,只要到工商部門登記或在民政部門注冊一個民間團體就可以了。

  據介紹,國家文物局每年舉辦一次文物鑒定資格考核,難度非常大,一般情況下每年只有五六人能通過,最多的一年通過了14人,像河南這樣一個文物大省,取得這種資格的目前僅7人,全國不足百人。

  文物鑒定人才奇缺,加上文物鑒定部門的編制短缺太多,文物系統內部的工作都忙不過來,很少有時間為社會提供服務,更滿足不了現在的市場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所謂的收藏家協會、鑒賞家協會,甚至有個別人幾乎什么都不懂,也能打起大招牌,自封為著名鑒定師、專家,在古玩城擺起了地攤為人鑒寶。許多所謂搞鑒定的人本身就是古玩交易的幕后操作人。有些人去鑒定時,他們就將收藏品“備案”,等到另外想收藏的人到他們那兒咨詢,他們就充當中間客,兩邊通吃。

  古玩行當的奸詐由來已久把真的說成假的意在據為己有。他舉例說,有人拿了一個乾隆時期的壽桃形瓷壺,鑒定者一眼就看上了這件文物,想把它搞到手,就故意說文物是假的,然后讓另外一個人花很少的錢把這個東西買下。

  更多的情況是把假的說成是真的。記者在鄭州古玩市場曾碰到一位退休干部張大爺,他看中了一個“明代”青花瓷瓶,怕自己眼力不行,就請專家鑒定,經鑒定是真的后,就傾其所有買了回來,誰知是一件贗品,張大爺氣得病倒在床。“古玩市場道道太多了,不但文物假貨多,鑒定也是假冒的多呀。”

  文物鑒定為何真假難辨投資文物的風險是買到假貨,而讓廣大收藏愛好者最煩惱的也正是真假難辨。究其原因,也與中國歷朝歷代都有文物仿造有關。

  據專家介紹,中國曾出現過四次作偽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現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銅器為主。第二個高潮是清乾隆時期,主要是名人字畫造偽、作假,當時好多的書畫贗品上都有乾隆的題跋。第三個高潮是晚清到民國時期,大量復制、仿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各種文物,無所不造、無所不仿。第四個高潮是近20年,隨著收藏熱的興起,各種仿古工藝廠多如牛毛,仿造的東西五花八門,作偽手段更為高超。

  尤其是化學方法被廣泛運用于“作舊”,即用化學溶液對仿品進行浸泡,慢的3天,快的幾分鐘就能使器物變樣。有人親眼看見一件仿品,幾分鐘內,一下子老了800年,并且沒有任何浸泡的痕跡。特別讓人驚奇的是,有些化學溶液能使銅銹從仿品中自然長出來,摳都摳不掉,而在過去,假銹怕燙、怕高溫,一碰就掉。

  夏志峰說,有的人見到東西就想買,而有的人張嘴就開出天價,期望值太高。從媒體中出現的文物估價看,比器物實際價值低估的現象很少,往往是不切實際的高估,來滿足人們對金錢的渴求。宣傳上的誤導,讓許多人把對金錢的夢想寄托在一件“寶物”上,幻想一夜之間成為千萬富翁,這樣,不僅扭曲了正確的收藏觀,也使許多人上當受騙。

  (據新華社鄭州4月19日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鑒寶新聞




談股論金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圓明園工程風波
2005年上海國際車展
定遠號艦重返威海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珠峰科考登頂復測
2005環球小姐賽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中國特種部隊生存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