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拍賣業正在崛起 法制不斷規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7日 19:28 《藝術市場》 | ||||||||
□ 文/張延華 一、中國藝術品拍賣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破土而出 1992年,在深圳和北京相繼出現了藝術品拍賣,這標志著藝術品拍賣市場已初顯萌芽。1993年,上海朵云軒藝術品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相繼成立后,1994年,北
眾所周知,在我國藝術品是長期被列入意識形態領域來審視的。持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從“破四舊”開始(“四舊”基本上是藝術品),無數珍貴的藝術品,包括文物,被打上了“封、資、修”的烙印,付之一炬,現在想起來,也還是觸目驚心的。如果我們把當年“破四舊”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和如今火爆的藝術品拍賣會場面相比照,我們就不難想像,這是一場多么巨大的歷史轉折啊!這中間經歷了何等深刻的思想觀念的跨越和法制環境的變遷啊!十多年來,中國藝術品堅持不懈地走過了萌芽、發育和發展的旅程,在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和四川等地陸續地成立了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各具特色的藝術品拍賣機構,開展了規模和風格各異的藝術品拍賣活動。截止目前,藝術品拍賣機構已經遍布全國絕大多數的省市,全國總數有200多家,其中有一定規模的近30家,這30家基本上是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下面的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的成員。2003年,全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突破了25億元人民幣,2004年又以成倍的速度遞增。 二、強烈的市場需求和價格趨動使中國藝術品拍賣事業正逢其時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盛世收藏,亂世黃金”,老一輩人經常講這句話。20世紀80年代的后期,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思想理論,造就了中國政通人和、萬業俱興的社會環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富而思文和傳統思潮的回歸,人們對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引發了全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追索和向往,思想解放催生了色彩紛呈的當代藝術創作。我們很難想像,在上世紀的70年代,一代宗師齊白石的貝葉草蟲畫,當時的市場價格,不過是三、五塊錢一尺,李河染的山水中堂十幾塊錢一張。而到了1994年11月,中國嘉德推出了一幅齊白石的山水十二開冊,拍賣成交的價格是517萬元,當時有人就驚呼:這個價格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再過10年,齊白石的作品也不可能超過這個巔峰。10年一瞬,2003年秋,中貿圣佳推出的齊白石山水八開冊,成交額達到了1661萬元,是517萬元的3倍多。 藝術品價值和價格的重新發現。人們在收藏領域思想觀念上的拔亂反正,使中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全民性的藝術品收藏開始回暖,并且進一步地升溫。目前中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一級收藏協會有幾十家,幾乎遍布全國各個省市。另外,各地還出現一大批私人的博物館和收藏館。隨著投資意識的覺醒,一些企業和社會機構開始把目光投向藝術品收藏,并且爭相介入藝術品拍賣。一大批有實力的機構和企業在藝術品市場開始嶄露頭腳。 總之,政治的開明、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穩定以及對文化的追求等等諸多力量的匯合,形成了目前文化藝術品強烈的市場需要。正因為如此,也給中國藝術品拍賣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 三、不斷規范的法制環境為藝術品拍賣健康成長撐起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藝術品拍賣業恢復伊始就得益于有關政府部門的熱情支持。尤其是國家加快法制建設進程,為藝術品拍賣配制了強有力的市場助推器。十幾年前,藝術品拍賣對于絕大多數國人來說還十分陌生,而相對滯后的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規定,更使人們不敢想像在中國能夠響起文化藝術品拍賣的槌聲。即便到上世紀90年代初,剛剛萌生的藝術品拍賣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僅僅是相當初級的和缺少法律支持的。當時國有文物機構、商業機構之外的文物的公開交易并沒有明確的獲得相關政策法規和法律條文的許可。所幸的是,當時主管文物市場的政府部門以堅定的改革和開放文物市場決心,以循序漸進、穩固試點的方針策略,通過頒布《文物拍賣試點管理辦法》、《文物拍賣管理暫行辦法》進行政策調整,以政府對一場場拍賣會逐次的審批、限制委托人的范圍等等審慎的措施,用來減少和回避藝術品拍賣初期可能出現的一些政治風險和市場風險。隨后,國家文化部和國內貿易部分別頒布了《藝術品市場管理規定》、《拍賣市場管理辦法》等等政策規章,使文物藝術品的拍賣管理逐步趨于程序化、合法化。 為了最大限度地鼓勵吸引流失海外的中國藝術品回歸祖國,海關總署合同國家文物局研究制定了《暫行進境文物復出境管理辦法》。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是,1996年7月5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員第20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從此中國的拍賣業包括文化藝術品的拍賣真正步入了法制化的軌道。 以上種種,標示著我國藝術品拍賣正沿著健康、規范的法治化的發展軌道大步前進。 四、正在逐步融合的海內外中國藝術品市場 拍賣是藝術品交易的高端市場,對藝術品收藏起著引領、指導和強勢推動的作用,而屢屢攀升的成交價不僅提升了中國藝術品的國際地位,而且也促進了海外中國文物藝術品的大量回流。據統計,1996年之前,海外回流文物不超過國內文物拍品總數的20%。到如今,僅僅在2002年全國拍賣行業協會辦的首屆中國文物藝術品聯合拍賣的活動當中,有100多家拍賣行推出了3萬2千多件藝術珍品,其中從海外回流的占40%以上。回流拍品的來源地區從最早的香港、臺灣到日本、東南亞國家,現在又有歐洲國家、美國等,所征集拍品的年代,由當代書畫到近現代藝術品,再到古代的藝術品;回歸的文物種類不斷地豐富,除了傳統的書畫、瓷器兩大門類之外,已經擴大到玉璽、古琴、佛像、銅器、錢幣、郵品等等。 據保守估計,十多年來,通過拍賣回流到內地的文物藝術品已經超過5萬多件,其中1994年至1997年大約1萬件,1998年至2004年超過了4萬件,這足以說明,國外拍賣行獨占中國藝術品的局面已經被打破。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多元化的時代潮流,中國國內藝術品市場正在越來越緊密地和海外中國藝術品市場相互融合。 五、繁榮藝術品市場、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中國拍賣業任重道遠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幾千年遺存的古代文化資源和不斷創新的當代藝術品浩如煙海、博大精深,中國藝術品拍賣有幸植根于這樣一片沃土之中,從事藝術品拍賣的企業既要不斷地開拓藝術品拍賣事業,把企業做大做強,更要為繁榮中國藝術品市場、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而努力,擔負責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責任。中國拍賣行業非常強調企業的雙重責任。我們欣喜地看到,在短短幾年當中,中國藝術品拍賣的蓬勃發展在激活國內藝術品市場、滿足社會收藏需要,提高公眾對文物的保護意識和鑒賞水平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中國藝術品的國際地位,促進了中國藝術品價格和國際價格接軌。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中國藝術品拍賣業還是一支十分年輕、稚嫩的隊伍,我們自身還有許多弱點和不足,比如說專業知識不夠、人才結構不合理、拍賣運作和為客戶服務還存在不規范、不到底之處。我們深知,要使我國藝術品拍賣業迅速成長壯大,真正躋身于國際名牌藝術品拍賣企業之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國藝術品拍賣企業任重而道遠。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作為全國拍賣行業的自律性組織,愿意團結藝術品拍賣界的同仁,并與國內藝術界的朋友們互勵共勉,為繁榮我們偉大祖國的文化藝術產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一聽眾問:現在拍賣市場上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藏家買到的藝術品是假的話,拍賣公司不直接承擔責任。您作為行業協會的領導,從法律角度,對這種現象怎么看。 張延華:這個問題是現在各個方面都比較關注的。因為媒體也經常炒作這樣的一些新聞。拍賣法講到,拍賣企業(如果拍了假的藝術品)不承擔這個責任,因而有人覺得這對有關方面,特別是買受人不公平。由此我講兩個問題,一是我們要按法辦事。既然拍賣法還沒有修改,我們不能突破它的基本框架,要依法辦企業。所以說如果拍賣企業強調這一點,任何人也不能說它自己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對。這是一點。但是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到我們拍賣行業涉及到法律法規非常之多,相關的法律都是和拍賣企業的經營運作有關系。在拍賣企業的運作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的法和法之間的不協調,法規、包括部門規章互相撞車的情況是屢屢發生的,尤其是大家對拍賣法的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現在是頗有說詞。對此,我用常在我們行業內講一句話來回答,就是:我深深地感覺到了中國的拍賣法,它的出臺就像一個搶先上市的水果,搶先上市的水果必然帶有酸和澀,就是說它不夠成熟。拍賣法是1996年人大通過,1997年正式實施,人大通過的時候實際上是拍賣行在中國恢復也就是剛10年左右的時間。作為一個行業,10年左右的時間,行業發展當中的很多問題還沒有來得及充分地反映出來。特別是拍賣行業它作為一個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它勢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因為它不像制造出,我就是生產這個鞋子,我就是生產一輛車,它可能不會涉及到很多方面,而拍賣行業至少涉及到委托人、買受人、中間的評介機構等等等等。另外,拍賣行業由于它覆蓋面比較廣,它的標的物幾乎無所不包,大的可以是房地產,小的可以是一枚郵票,它的標的物的覆蓋決定了它需要的知識是多種多樣的,需要的人才也是種種人才都有,因此拍賣行業法律的完善應該有一個長期的過程。我認為,客觀上社會也應該允許它在行業的發展過程當 逐漸地去完善,包括企業自身,也包括社會環境。 這位先生講的問題很尖銳,我們全行業對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關注的,我們正在和有關的政府部門、法律的起草機關在探討這件事情,我也希望這位先生有什么好的建議地也向我們提出來,謝謝。 (本文是為中國拍賣協會會長張延華女士在第5屆中國藝術產業論壇上發表的演講,記者李求軍根據錄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