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追討價值10億元文物事件調(diào)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1日 15:20 周末報 | |||||||||
周末報記者 周益 實習記者 徐艷 2004年10月下旬,年過70的北方老漢張大元突然通過全國各大媒體求助500萬元打官司。之所以要那么多錢,是因為為了追討自己妻子祖?zhèn)鞯囊慌鷥r值十幾億元的古董和字畫,他要和相關(guān)部門對簿公堂,為此他將要負擔的訴訟、辦案費用達到500萬元。這對于張大元而言,無疑是個天文數(shù)字。
由于涉案金額巨大,涉案人員及機構(gòu)身份特殊,張大元的這一露面立刻成為全國媒體的焦點新聞。但隨著事情逐步清晰,案件中涉案金額計算是否正確,案件是否成立以及今后的走向,反而成為大家最為關(guān)心的話題。 向遼寧省文管辦、討10億文物 據(jù)該案的代理律師,北京市寶鼎律師事務所主任宮偉力介紹,張大元的妻子張莉的祖父張恩溥生前是當時東北著名的富商,在沈陽等地開有不少糧店。他酷愛文物收藏,家中藏有很多古籍、古瓷和字畫。張恩溥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就去世了。沈陽解放前,張莉的祖母為避戰(zhàn)火,攜全家遷居北平,沈陽的住房及房內(nèi)財產(chǎn)由一位老管家看管。據(jù)老管家后來告稱,沈陽解放后,東北軍管會的領(lǐng)導要暫在張莉家那幢帶花園的二層德式洋樓里居住、辦公,因房間內(nèi)的文物、家具、物品妨礙使用,且恐遭損毀丟失,故指令東北軍管會所屬的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于1948年11月17日將房內(nèi)部分文物、家具、物品暫搬到他處存放保管。東北文管會對所搬的文物、家具、物品作了大致清點,并打了收條,老管家將收條送至北平,交給張家后返回原籍,不久就去世了。 宮偉力還出示了收條的掃描復制件,這是一張已經(jīng)發(fā)黃的印有“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用箋”的中式信紙,上面寫著:“計收到四部備要全部詞源乙部兩函神仙通鑒乙部四函三希堂法帖乙部四箱仇十洲畫六軸古瓷兩箱……”收條末尾署著“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條”,并蓋有“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辦公處”的紅章。宮偉力還同時出示了北京崇文區(qū)公證處所做的證實此復制件與原件相符的公證。宮偉力說,據(jù)張大元先生介紹,收條中所說的裝古瓷的箱子,是兩只長2.1米、寬1.5米、高1.1米的樟木大躺箱,里面的古瓷約有300件。 宮偉力說,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解放后張家一直沒敢追尋這批財產(chǎn)的下落。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張家經(jīng)多方查找,得知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易名為遼寧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后又改稱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物管理辦公室)。張莉及其家人多方追索返還財產(chǎn),但一直沒有結(jié)果。1993年,妻子去世后,張大元先生繼續(xù)追索。1999年11月1日,遼寧省文物管理辦公室復函稱確實收過這筆財產(chǎn),應是移交給了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圖書館等單位,但因這批東西當時的查收背景和原因不清,收條上的記錄簡單籠統(tǒng),目前流向不清,無法解決返還問題。此后雖經(jīng)多方反復交涉,但返還財產(chǎn)一事至今仍無結(jié)果。 記者在遼寧省文物管理辦公室的復函(復印件)中看到,“根據(jù)當年曾在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辦公處工作過的老同志對‘收條’上的筆跡和印鑒確認,認定‘收條’應寫于1948年11月17日,可以肯定當時確實查收過這批東西。同時,老同志還證實,沈陽解放初期,原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辦公處只有幾位同志先期進入沈陽,1948年11月17日查收張恩溥家的文物、書籍和家具應只有先期入城的幾位同志了解情況,但這幾位同志目前均已故去,因此當時查收的背景和原因(沒收、自動上交,還是其他原因)不清,無人能說明情況,目前也沒有記錄此事的文字材料。”復函還說,“我辦曾派專人到省博物館和省圖書館,對在1948年底和1949年內(nèi)收藏登記的文物和書籍進行查驗,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與‘收條’上開列的物品‘相似’的文物、書籍和家具,這批東西目前流向不清。” 宮偉力表示,此案所涉及的財產(chǎn)有大量的古籍、古字畫、古瓷、古家具共300余件,總價值粗略估算高達十幾億元。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宮偉力只肯透露兩大箱古瓷都是明清以前從宮里流失出來的,還有仇十洲的六軸畫,其中包括著名的《赤壁圖》。 “一旦進入訴訟程序,法院會收取標的額千分之五的訴訟費,也就是說要交納500萬元。這對張先生來說是天文數(shù)字,所以我們想尋求社會的資助。”宮偉力稱,如果有人懷疑他們騙錢,資助人可以將款直接打到法院賬戶上。 質(zhì)疑:估價有問題,已超過訴訟時效 據(jù)收藏界人士介紹,目前在海內(nèi)外古瓷市場上最值錢的古瓷當屬“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瓷器,其中尤以青花瓷、粉彩等最受追捧。近幾年,有的“清三代”瓷器最高可以賣到三四千萬,但這樣有價值的珍品畢竟是少數(shù),其他諸如宋朝三色釉等普通古瓷,根據(jù)器形大小、品相好壞,大致在五六萬至七八萬。記者據(jù)此推算了一下,張大元說兩個躺箱中有300件古瓷,如果這些瓷器都是價值三四千萬的精品,光這些古瓷就可能達到100億元的天價,但如果300件都是普通古瓷,300件也就只值2000多萬元,離張先生估計的10億元也差得很遠。 至于仇十洲的畫、三希堂法帖等,價值也很難確定。有關(guān)人士告訴記者,仇十洲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直被藏家及商人所喜愛,因而假畫流傳一直很嚴重,現(xiàn)今世界書畫市場中他的作品真假參半,價格高低相差很大。記者在網(wǎng)上查到,最近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宣布,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香港舉行2004年度的“中國古代書畫”秋季拍賣,一幅仇十洲的《蓬萊仙弈圖》估價為400萬港元,而另一拍賣公司的網(wǎng)站上,一幅仇十洲的畫卻只賣兩三萬元。至于三希堂法帖,情況也差不多,如果是皇宮中之物,則非常珍貴,如果只是一般的拓片,價值就差了很多。 最讓人懷疑的就是收條沒有提供文物明細,只簡單記著“仇十洲畫六軸”、“古瓷兩箱”,究竟是什么物品、什么古畫目前無法說清,因此,很多人認為10億元的估價沒有根據(jù)。 就在質(zhì)疑估價的同時,中國政法大學趙旭東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認為,此事沒有法律上的可操作性。首先從訴訟時效上看,即使按照1986年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計算,此案也早已超過訴訟時效。 法院:原告主體不對,不予受理 面對公眾的一再質(zhì)疑,宮偉力連連叫屈。他告訴記者,自從2001年2月1日接受委托后,他跑過國家文物局、遼寧省文化廳、遼寧省文物局及遼寧省博物館多家單位交涉調(diào)查財產(chǎn)流向、財產(chǎn)返還問題,但都沒有得到結(jié)果。 同年10月18日,宮偉力把東三省各省人民政府以及遼寧省各相關(guān)機構(gòu)作為被告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返還財產(chǎn)訴訟。 “當時遼寧省高院的法官認為雖然本案符合立案受理條件,但因被告地位特殊,他本人無權(quán)決定,要請示領(lǐng)導,讓我留下一份訴狀及相關(guān)證據(jù)回去等通知。”宮偉力表示,一直到2002年11月初,他再赴遼寧省高院。“該法官讓我們又交了七份訴狀,并讓我們在訴狀中標明標的額(原訴狀中只訴求返還財產(chǎn),未標要求返還財產(chǎn)的價值)。后又讓我們回京等候,并稱很快就會發(fā)立案通知。此后又多次電話聯(lián)系詢問,其均稱已上報領(lǐng)導,正在研究,還未批下來。等到春節(jié)后再致電該法官時卻被告知現(xiàn)在他已不管這個案子了,讓找另一女性法官。而致電該女士,她說不知道這件案子,手里也沒材料。無奈,2003年3月17日我再攜訴狀及相關(guān)證據(jù)材料到遼寧省高院找她。到2003年3月26日,我接到該法官的電話通知,稱經(jīng)研究認為本案事實不清,且這筆財產(chǎn)是張恩溥的,張大元起訴屬原告主體不對,所以不予受理。” 宮偉力認為法院的說法很“荒唐”。他說,張大元訴求返還的財產(chǎn)是妻子家祖?zhèn)鞯模覐埓笤钟袞|北文管會辦公處所打收條為據(jù)。連遼寧省文管辦都認可收了這批東西,對張的返還要求予以認可。只是認為當時查收背景和原因不清,收條記錄簡單籠統(tǒng),財產(chǎn)目前流向不清,故目前無法解決返還問題。連收東西的被告方都承認張大元為權(quán)利主體,你法院卻反倒琢磨出個主體不對,不予立案,完全是偏袒。“是不是讓去世了好幾十年的張大元妻子的祖父、祖母來起訴立案,原告主體才算正確呢?”他如是對記者表示。 宮偉力不服氣的是,根據(jù)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jīng)審查,認為符合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nèi)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而遼寧省高院并沒有給出書面裁定,只是打個電話告訴他不予受理。 此后,宮偉力就本案受理問題以發(fā)送特快專遞的方式先后致函遼寧省各相關(guān)機構(gòu),但均無回音。他說:“接下來在立案受理問題上我?guī)缀醺F盡了所有能想到的辦法,但無一奏效。萬不得已才想到借助媒體的力量,說我這是炒作,實屬被逼無奈。” 律師:不存在什么時效問題 媒體認為本案不具可操作性的首要論點是超過了訴訟時效,但宮偉力辯解稱:實際上本案根本不存在什么時效問題。 他說,首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僅適用于債權(quán),而不適用于物權(quán)。如果所有權(quán)沒發(fā)生變化,過去多少年所有權(quán)人都能夠主張權(quán)利,并得到法律支持。 在趙教授發(fā)表觀點前,本律師已將東北文管會的收條及遼寧省文管辦的答復公之于眾,從這兩份證據(jù)看,沒有證據(jù)表明所有權(quán)發(fā)生變化,所以本案也就不存在什么時效問題。 其次,即便本案適用訴訟時效,那么也屬曾經(jīng)中斷,張大元先生的財產(chǎn)權(quán)仍會受法律保護。 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宮偉力告訴記者:“在本案中張大元先生及其家人一直在追索財產(chǎn),提出返還要求,從1982年、1983年遼寧省文化局的復函到1999年11月1日遼寧省文管辦的答復都證明了這一點。正是擔心法官會持錯誤的時效觀點,怕以后在訴訟中真跟你糾纏什么時效問題。為保險起見,本律師于2001年10月18日到遼寧省高院起訴,2003年3月17日再赴遼寧省高院立案,3月26日法院通知不予受理。就是計算時效,也要到2005年3月才到期。而本案若不能非訴解決,將會在今年12月再訴至高院,亦不存時效問題。” “時效其實何止是中斷,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開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quán)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如果遼寧省文物部門1999年明確表態(tài)說這東西就不給你了,那么張大元知道自己的權(quán)利被侵害,確實應從那時起開始計算時效。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人家從來沒有說過這種話,說的是要給你解決,只是因為查收背景和原因不清,收條記錄簡單籠統(tǒng),物品目前流向不清,所以目前無法解決返還問題。如此說來你張大元的權(quán)利還沒被侵害,訴訟時效期間尚未開始計算,那又何來超時效之說呢?” 宮偉力還說,張大元及其家人追索財產(chǎn)返還長達二十多年,其間接觸了幾十位律師,接觸了遼寧省文物管理部門的多位官員,還到法院立過兩次案,至今沒有一人提出本案時效上有問題。 對于遼寧省文管辦的《答復》,宮偉力認為,根據(jù)民法的有關(guān)原則、規(guī)定,沒有證據(jù)表明這批財產(chǎn)是被沒收、自動上交的,也就是說沒有證據(jù)表明財產(chǎn)的所有權(quán)發(fā)生變化,就應當返還。不予返還的舉證責任依法應當由遼寧省文物管理辦公室承擔,除非其能證明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已變更,否則不能對抗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人返還財產(chǎn)的訴求。 他說:“《答復》稱先期入城,了解情況的幾位同志目前均已故去,因此當時查收的原因和背景不清,無人能說明情況,并以此作為不予解決返還問題的首要理由。可張大元與妻子并非1999年才找的文管辦,早在80年代初就開始了要求財產(chǎn)返還行動,此有1982年、1983年遼寧省文化局的復函為證。那時候老同志還沒死,為什么不在那個時候調(diào)查呢?”至于《答復》中“目前也沒有記錄此事的文字材料”則更不能令宮偉力信服。 據(jù)宮介紹,他與張大元曾到北京檔案館查閱過北平市軍管會的檔案資料。“其齊全、細密、嚴謹?shù)某潭仁刮疫@做律師的都深感吃驚,那上面甚至連一桌一椅都記得清清楚楚。” 專家:打官司得不償失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1949年政權(quán)鼎革,民間與政府之間的這種糾紛是很多的,至于財物能否歸還,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沒收,那么就很難說了,基本上無法歸還。如果是托管,那么托管單位要對其負責,如果有委托證明或者其他有效的法律文件,那么也許能夠歸還,退還的例子也是有的。 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向本報表示,國家對于文物還有些特殊的規(guī)定,如系祖?zhèn)魑奈铮饺耸菗碛型耆乃袡?quán)的,但并不是私人手里的文物就是私人的財產(chǎn),索要人還必須證明文物本身來源的合法性。如果不能證明文物是通過合法途徑得到的,那么按照我國文物管理法,文物的所有權(quán)應屬于國家所有。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宋向光教授也認為,文革以后對于來源明白的文物大部分都退還了,來源不明的如果有明確的證據(jù)也可以歸還。但如果是沒收的話那么就屬于國家行為,從法律上講是無法歸還的。 宋向光的同事張辛教授聽說這案子以后,感慨道:這樣的案子基本上是無頭案,對于這樣風險相當大的訴訟很難有人愿意出錢支付巨額訴訟費。真打起官司來得不償失。 而遼寧省文物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聽說記者的采訪意圖后,有的保持沉默,更多的則以“不了解情況”婉言拒絕了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