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張繪滿歷史的畫紙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22:15 新民晚報
宣紙、毛筆、墨,不管藝術世界如何喧囂,國畫始終保持了緘默和肅然。當有一天拿著油畫棒的手開始“占領”宣紙,國畫家們還是用老三樣法寶,揮灑出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意境。可以說,重大歷史題材創作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國畫。用這樣一種國粹來表現歷史事件,不能不讓人振奮。上海中國畫院畫師韓碩在此番創作過程中又有哪些感悟呢? 百花齊放 現實主義搶得花魁 “在美術史上,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始終作為一種專題而存在,比如說家喻戶曉的《清明上河圖》,這是反映市井生活的;《韓熙載夜宴圖》是反映宮廷面貌的,這些歷史畫卷都屬于重大題材。可惜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個斷層,明清之后,國畫創作開始偏向‘玩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退步。” 記者訪問一開始,韓碩便首先指出重大歷史題材擁有著悠長的發展軌跡。藝術創作必然要鼓勵百花齊放,但韓碩始終覺得,主流的花叢必須是現實主義創作。“國外有許多收藏家專門搜羅各個國家的主流題材創作,因為那些是反映歷史的,潛在價值是巨大的。收藏家的目光不該盲目跟著市場,只集中在所謂古董畫——已經產生巨大價值的畫作上。日本曾經有一位收藏家,專門搜買中國“文革”時期的畫作,而當時,那些作品根本沒有受到國內市場的重視。想想看,如果反映自己國家的現實創作最后卻都流入他國,那將是多么巨大的遺憾。” 更待開墾 戴著鐐銬誕生創意 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很艱苦——這是所有藝術家一致的體會,韓碩也不例外。“表現的東西是要反復核實的歷史事件,準備工作就很復雜,很龐大。我們這一輩畫家也不覺得多么苦,但換作年輕藝術家可能就害怕了。各種新興的表現手法不斷地涌進國門,譬如‘架上藝術’,當年輕一代發現不用花很大力氣也能討好觀眾,自然就不想嘗試復雜的創作。” 國畫的材料和表現手法決定了它的局限性,很多年輕人被這種局限澆滅了創作興趣,韓碩卻覺得這既是國畫的劣勢,但也是優勢。“一張已經被涂滿了的紙,你很難找到空處添彩,國畫卻是一片更待開墾的天地。” 并不是沒有人在國畫創作上搞創意,利用國畫的水墨氤氳來變換表現形式的嘗試者,不無異想天開的思路,可是,“最終的評判還是要回歸到原始標準上,不是說你的創意很新、很怪,就是佳作。對于好與壞的界定,基本功等要素的考察還是首位。”韓碩的這番話頗有先揚后抑的味道,似乎國畫最終還是要人們為之花腦筋的美術創作。 既重且大 永懷一顆超越之心 韓碩此次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的作品是表現“南昌起義”的。打了很多次底稿,聽了很多次建議,他還是帶著如履薄冰的表情,略顯猶豫地說:“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也被畫過很多次了,不論是藝術家還是老百姓都有了固定概念,實在很難突破。” 單就五位領導人該如何站立、如何擺放,就讓韓碩為難了好一陣子。當時留下來的照片,都是一些很嚴肅的正面肖像,全都是一個姿勢,一種表情。怎樣讓領導們展現一個生活化的形象,成了韓碩要攻克的首要堡壘。“現在底稿已經定下來了,也不能說是很滿意。不過最大的收獲就是思考、修改的過程,不僅發散了思維,也加深了我對這場歷史事件的感情。” 韓碩把最終確定的底稿釘在工作室的墻上,他張開雙手比劃著:“等到作品出來,恐怕和這面墻一樣長,還要更高些。”重大歷史題材顯然是“又重又大”的,“宏大,容易。可是氣勢上的‘重’就難表現了。”韓碩看著自己的底稿,意味深長地說:“等到它完成了,就變成了一個新的衡量標準,以后的每一件作品,我都會想要超越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