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陳伯家藏狀元墨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5日 13:58 深圳商報 | |||||||||
字畫經歷500多個春秋,無蟲蛀,無霉爛,無水痕,無摺皺,保存完美 記者近日在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官窯采訪時得知,當地七甫村委會七甫村小組一位陳姓村民家中,藏有南海歷史文化名人、明代狀元倫文敘墨寶,同時發現的還有盧夢陽、龐尚鵬、湛甘泉三位歷史名人的書法作品。專家稱,倫文敘墨寶目前發現的少之又少,極具研究和收藏價值。
墨寶歷經500春秋 當日,記者前往當地七甫村村小組采訪,墨寶的主人陳伯從樓上取出一捆用塑料包裝紙封得很嚴密的字畫。展開一看,共有四幅,明代倫文敘、盧夢陽、龐尚鵬、湛甘泉四位歷史名人的書法都題在不同的絹綢畫像上,字印俱全,顏色鮮艷,字體鐵劃銀鉤,極具欣賞價值。字畫經歷500多個春秋,無蟲蛀,無霉爛,無水痕,無摺皺,保存完美。 倫文敘題寫的絹綢畫像人物叫陳諫,曾任韶州教授,與倫文敘同是南海人,又同朝為官。倫文敘墨寶的內容是:這老識得,曾在靈洲山上來望氣……左邊落款為“恭題,敦素翁年先生尊像,年家學弟倫文敘拜撰”。 倫氏墨寶極具收藏價值 據介紹,省文物鑒定的有關專家得知此事后非常感興趣,主動聯系陳伯提出能對這些作品進行鑒定,但被陳伯婉拒了:“這四幅作品是代代相傳的家傳之物,不會拿去賣,沒必要進行鑒別。”陳伯判斷這四幅作品是真跡有四個理由:其一,真跡乃族人世代相傳,從不外傳,找不出相同的第二幅;其二,四位名賢才高八斗,出于友情題詞于畫像中,無需他人代筆;其三,四人與陳諫來往甚密,惺惺相惜,題詞更是情理之中;其四,代代相傳的畫像與題詞同為一整體,先祖畫像當然無假,題詞又怎能會有詐? 據南海區博物館館長張杰龍介紹,目前佛山發現的倫文敘書法作品不會超出5幅,南海博物館至今還沒有收藏到。張杰龍說,倫文敘作為南海名人,而且是一位狀元,身上極富傳奇色彩,他的書法作品非常值得地方博物館進行收集和館藏,但此作品是否倫氏真跡仍需相關部門作進一步鑒定。 相關知識 冒險取回家中收藏 墨寶的主人陳伯今年已年近80。他告訴記者,倫文敘、盧夢陽、龐尚鵬、湛甘泉四位歷史名人題寫的書法作品連同先祖的畫像作為家傳之物,一直掛在七甫欄桿祠內。 在“文革”的特殊年代里,這樣的作品被劃為“封、修、資”行列,面臨被付之一炬的厄運,陳伯的家人見到家傳數代人、保留了幾百年的字畫將化為灰燼,心中非常著急,一天夜里冒生命危險潛入祠堂把幾幅作品悉數取出,帶回家中藏起來,從此秘不示人。紅衛兵見字畫不見,也曾多次派人追查,但因為陳家人做得秘密沒有露出破綻,這四幅作品才保留到了今天。 字畫每年展曬兩次 為了防止所藏的家傳之物被蟲蛀或 因潮濕而霉爛,陳伯的家人原來每年都曾有七甫欄桿祠內展曬字畫的習慣。 七甫欄桿祠坐落于佛山南海區獅山鎮官窯七甫村鐵網坊南側,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國后,該祠被南海縣定為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祠內展曬字畫每年進行兩次,主要選擇在夏秋時節天氣好太陽猛的時候進行。展曬在封閉祠堂的大門,派人守在一邊,故外人是很難見到這些字畫的。“文革”開始后,怕漏出風聲,字畫就再也沒有展曬過了。 畫防霉爛曝曬不可取 “通過曬太陽來防止字畫被蟲蛀發生霉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南海收藏界名人吳桃知說,太陽光的紫外線對字畫的顏色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家中收藏字畫從長遠計可采取三個辦法:一是應挑天氣好的時候,找專業的裝裱人士進行重新裝裱;第二個辦法就是把重新裝裱過的字畫放入定制的玻璃鏡框中,起到防潮防蛀的作用,或者裝進密封的包裝紙中,在旁邊放上干燥劑后再放在干燥而且密封的地方,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防蟲防水的效果。此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密封后交由銀行代為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