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訢孫子溥心畬遺作露面 20件珍品首次來京展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6日 17:54 北京娛樂信報 | ||||||||
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畫壇,曾經有“南張北溥”之說。如今,“南張”張大千已經是盡人皆知,但與其齊名的“北溥”——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心畬的畫作啥樣,很多人并不知道。4月22日至9月22日,在恭王府花園亮相的“筆墨留聲——溥心畬書畫展”上,展出了溥心畬40余件書畫作品及手稿。其中,臺
作品 20件珍品首次來京 展覽開幕當天,在恭王府明道齋,記者看到無論是青綠山水、水墨小品還是書法,溥心畬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是秀麗之中不乏大氣,但又不時地透出一種悲涼之氣,很多作品蓋的都是一枚“舊王孫”圖章。前來參加畫展開幕式的著名學者史樹青說,這和溥心畬的經歷密切相關。作為皇室后裔,他不僅自幼博覽群書,更有機會飽覽許多宮廷藏畫,心摹手追,皆能得其神理。但生于末世的他,又不可避免地親歷了清王朝的覆滅以及恭王府的衰落,這種無奈和傷感自然要體現在他的作品中。據悉,唐代畫家韓干的《照夜白》,我國現存最早的傳世墨跡、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平復帖》等珍奇字畫都曾是其舊藏,但后來皆因為生活窘迫,不得不忍痛賣掉。其中,《平復帖》是因為1937年溥心畬的生母去世,無錢發喪,才不得不以4萬元的價格賣給了著名收藏家張伯駒。解放后,張伯駒將此帖捐給了故宮博物院,成為“鎮院之寶”。 據畫展主辦方之一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谷長江介紹,此次展覽是恭王府管理處繼去年舉辦“江天水墨——溥心畬書畫展”之后,再次推出的溥心畬作品展。恭王府是畫家幼年居住的地方,在此舉辦其遺作展,意義很特別。從臺灣遠道趕來的畫展另一主辦方臺灣華岡博物館館長、溥心畬“關門弟子”陳明湘女士告訴記者,華岡博物館書畫藏品中的最大宗就是溥心畬的百余件書畫及手稿,此次展出的20余件珍品全部是溥心畬在臺灣生活的14年間所作,是去年11月底恭王府管理處領導以及故宮古書畫部專家親自到臺灣精心挑選的。 友情 與張大千合作傳為佳話 上世紀30年代,張大千名聲漸起,并與溥心畬交往密切,他們的畫經常一起在北京琉璃廠展出,銷路甚暢。有鑒于此,當時的著名畫家于非提出“南張北溥”。據悉,張大千對溥心畬非常敬佩,曾在其畫展自序中提到“我仰溥心畬”,并認為中國當代畫家只有兩個半,其中之一就是溥心畬。兩人的一次合作還被傳為佳話。一次,張大千到北京拜訪溥心畬,恰遇大風。張觸景生情,隨手畫了一棵被風吹倒的大樹,樹上還纏繞著青藤。溥心畬未走出“七步”,即在畫上添詩一首:“大風吹倒樹,樹倒根已露。上有數枝藤,青青猶未悟。”陳明湘告訴記者,華岡博物館收藏有一幅張溥二人的合作之作,但由于本次展覽場地有限,所以就沒有帶來。 據悉,溥心畬所處的時代,傳統繪畫備受沖擊,很多人認為傳統的中國畫已經走向末路,惟有中西合璧才能挽救。這種觀點直接影響了徐悲鴻、林風眠等一大批青年畫家。溥心畬雖然畢業于北京法政大學,后又留學柏林大學,獲天文學和生物學博士學位,但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卻從沒有動搖,他的畫宗法宋元明清各家,這和一直在不斷拓寬自己畫路、畫風的張大千相比,顯得保守了許多。這也無疑是其后來長久埋名于畫壇的一個重要原因。 愛情 將夫人畫成古代仕女 此次畫展中不乏許多珍品,例如華岡博物館帶來的兩件手稿,“寒玉堂千字文注釋”中六頁以及“寒玉堂文集”中十頁。陳明湘介紹說,溥心畬去世后,處理遺產小組將其遺作分為三份,分別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臺灣歷史博物館以及華岡博物館收藏。此次展出的“寒玉堂千字文注釋”是華岡博物館收藏的一半,另一半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作品非常珍貴。 在眾多的書畫珍品中,一幅名為《夫人小影》的白描畫很是特別。長方形白色的棉紙上,下方描繪了一個半倚在椅子上的高髻、長衫的古代仕女,氣質若蘭。待讀了人物上方數行清麗小楷后,才知道是畫家在與妻子羅清源結婚30周年時有感而發,并記載了自己撫琴、妻子賦詩的美好往事。小文的最先部分是一首畫家寫給妻子的回文詩:飛燕雙棲春夢長,月如眉掩鏡臺妝。幃云滿落紅梅影,徽玉零煙飄暗蒼。據悉,1917年,溥心畬迎娶了清末陜甘總督甘升允的女兒羅清源,雖是包辦婚姻,但羅清源也是一位雅善丹青的才女,婚后兩人經常聯合作畫,還舉辦過聯展。而1947年,正是兩人結婚30周年之際,羅清源卻先他而去,病逝于頤和園介壽堂,這令溥心畬倍感傷情。 該作品在讓觀眾備受感動的同時,其詩文、書法造詣之深也可見一斑。史樹青認為,“先生書法,遠宗晉唐,出入米蔡之間,剛健遒美,秀逸有致。詩詞典雅,多記游寫感之作。詩書畫三絕,足以當之。”據悉,這主要是和溥心畬以讀書為作畫根本,主張氣韻自書中來的觀點密切相關的。他自己就曾說:“如若你要稱我為畫家,不如稱我為書家;如若稱我為書家,不如稱我為詩人;如若稱我為詩人,更不如稱我為學者。” 相關鏈接 溥儒(1896—1963),字心畬,清道光宣宗皇帝曾孫,恭親王奕訢之孫,貝勒載瀅次子。4歲開始讀書,5歲奉詔謁見慈禧太后,作對聯,得到慈禧的賞識。北京法政大學畢業后,留學柏林大學,獲天文學和生物學博士學位。辛亥革命后曾隱居北京西山戒臺寺,后遷居頤和園,專事繪畫。1949年,經舟山赴臺灣,應聘為臺灣東海大學教授。1963年11月逝世于臺灣。其畫風與大筆揮灑的南派大師張大千迥異,二人在畫壇上素有“南張北溥”之稱。著有《四書經義集證》、《寒玉堂論畫》等。 (記者 孫玉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