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北京報道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的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但遺憾的是,同樣出于種種現實原因,這些中華瑰寶的“回鄉之路”異常的崎嶇坎坷。
與此同時,為了這些中國珍貴文物的“回歸”,除了官方所做的各種努力之外,其實在中國民間早已開始悄然形成了文物回流的“另一股力量”,而且這股力量已經開始浮出水面并擴散開來。
西方收藏界看好中國購買力
“原來幾十萬人民幣的瓷器,現在基本都要賣到幾百萬,頂級的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已經是常有的事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古董商人董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而且越是珍貴的、頂級的文物,價格漲幅越大。”
記者在與很多古董收藏者的交流中也發現,“貴了,而且貴多了”已經是一個普遍的感受和認識。“中國文物的藝術價值得到市場的認可不是壞事,但是頂級藝術品也已經沒有幾個人藏得起啦!”董先生說。
由于文物古董之間價格的可比性不強,所以很難用數字升幅比例來衡量價格走勢,不過,比較具有可比性的典型例子是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這十二尊獸首銅像本來是位于圓明園海晏堂前,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后流落四方,成為民族歷史的代表和中國文物流失的縮影。在這十二獸首銅像中,目前有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等5件分別被愛國企業和人士“搶救”回國。現在,已經回歸的5尊獸首銅像均存放于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供公眾觀賞。
“2000年,保利拍回3件獸首,共計花費3000多萬元人民幣,2007年的馬首則拍到將近7000萬元,而最近現世的兔首和鼠首,拍賣公司給出的兩件獸首的預估價就高達2億元人民幣。”中國名家收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緯拍賣董事長、著名收藏家周雙成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非常感慨,“價格升得太快、太高了!”他說。
“這樣的天價讓人在感情上太難以接受了。”由于偏愛古董,董先生經常會和一些國外藝術品收藏代理機構和收藏家接觸,“現在中國文物的絕大多數買家是中國人,而西方很多收藏者收購中國的文物真正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再高價賣給中國人。”
“很多外國的古董經紀人,甚至包括拍賣公司在向藏家推薦中國藝術品的時候經常會用的說辭就是:‘中國人會越來越富有,而且他們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藝術品買回去,將來他們一定會高價回購’、‘收藏中國藝術品非常有升值潛力’等等。”董先生說在國外這樣的論調已經相當普遍,“早不是什么秘密了”。
神秘的“中國買家”
國際市場的種種“規律”和“預測”確實并非空穴來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中國藏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概念開始令世界難以小覷。
“10年前,在國際拍場上幾乎見不到中國人,尤其是大陸人,有的也大多數是海外華人。”周雙成說,“而近幾年不僅在倫敦、紐約、香港等國際重要拍賣會上經常能夠看到中國買家的身影,而且很多頂級的拍品,都是中國買家購得的。”
“2006年,著名藏家蔡銘超曾以1.166億港幣拍得‘明永樂釋迦牟尼坐像’。他是第一位在國際市場上將天價藝術品收入囊中的中國內地藏家,當時在藏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周雙成說。至今,“廈門的蔡先生”也是很多藏家和業內人士經常談論和引用的名字。
由于愛好和工作的原因,周雙成接觸了很多致力于中國文物收藏的中國藏家,“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企業家。”他說,“現在,國內的企業家在國外購買中國文物的情況非常多,尤其以江浙、粵閩、山西居多,而且很多價格都高的驚人。”
除了在拍場上一擲千金的中國買家,更多的中國買家喜歡深“藏”不露,他們出手大方但卻秘而不宣。據周雙成透露,他接觸的一位山西的藏家自己就從國外購回了五方皇帝玉璽,每一方的價格都在幾千萬甚至億元人民幣。“盡管他沒有捐贈,但其實也是一種文物回流。”他說。
“中國藏家、企業家的文物回購行動已經在最近幾年形成了一種趨勢,而且他們從國外購買文物大多是出于一種愛國情懷和對文物的一種熱愛,不僅僅是投資目的。”周雙成說,“其實,這種民間收藏也是一種文物保護,而且絕對是在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實際上,隨著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走高和買家熱情的高漲,中國藝術品和中國藏家已經開始成為國際藝術品市場不可忽視的要素和力量。蘇富比、佳士得都專門設立了有亞洲甚至中國藝術品的專場拍賣會,而且規模和成交越來越大,佳士得今年在中國舉行預展的時候,甚至特別在買家眾多的山西省專門增加了太原預展。
另據記者了解,到海外征集拍品已經成為國內很多拍賣公司的“重頭戲”,目前國內主要的十幾家拍賣公司的拍品中,海外回流文物古玩已占到5成,而成交額超過全部拍品成交額的60%,很多國內拍賣公司還經常會推出“回流專場”,成交也相當不錯。
是買?還是討?
中國文物市場價值的水漲船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中國藏家、企業家回流國寶的熱情和努力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和思考,愛國情結與收藏熱情會否被利用,成為外國人第二次掠奪機會?在追索難題面前,我們是買?還是討?
國家文物局、圓明園管理處都明確表示歷來不贊同圓明園流散文物進入拍賣市場,也不贊同以“回購”方式買回被別人“掠走的”中國珍貴文物。但是“討”之路也并非易事。
目前,我國追討海外流失的文物主要是三種:一是回購,即通過拍賣或私下交易等方式將文物買回來;二是回贈,即由愛國人士購得再贈送給國家;第三種就是通過外交或者民間組織的溝通協調,把文物給追索回來。據記者了解,我國已經多次運用法律、外交等手段從英國、法國等國追回文物3000余件。
盡管如此,要實現這第三種方式還是相當困難,尤其是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和市場價值都很高的珍貴文物。“國外和中國情況不一樣,我國是公立博物館比較多,而國外是私立博物館比較多,而這種對私立博物館的追索難度更大。”周雙成說,“還有很多私人收藏,他可能并不公開,更是無法追索。”
“難度更大的是,中國流失海外的具有很高文物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市場價值的重要文物何止兩件?何止兩萬件?是幾百萬件!”他說,“英國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最好的海外博物館,其現存的中國文物甚至要比中國故宮文物多得多。”
在整個19世紀后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近代史中,大量代表著中華文化精華的歷史文物被以各種方式流失海外。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7萬件,而民間收藏的數量大約是這個數字的10倍,遠遠超出中國本土博物館藏品的數量。
“中國文物流失是一部百年滄桑的歷史,回流它也不是靠一代人能夠完成的。”周雙成說,“我們要尊重歷史,更要尊重客觀規律,文物回流需要過程、更加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