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黃金600兩換不去絕世雙鼎(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14:05 北京商報

  

黃金600兩換不去絕世雙鼎(圖)

黃金600兩換不去絕世雙鼎(圖)

  潘祖蔭簡介

  潘祖蔭(1830-1890年),字伯寅,號鄭盦,清代吳縣人。為歷任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高官的狀元宰輔潘世恩之孫。歷任侍讀學士、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等。好金石;圖書金石收藏甲于吳中,聞名南北。著有《滂喜民齋叢書》、《攀古樓彝器款識》等。

  世人知道潘祖蔭,多是因為他曾當過清朝刑部尚書,更因為他是古玩字畫的大收藏家。在收藏界,人們叫他“潘神眼”。他收藏的國寶級文物大盂鼎和大克鼎,至今還在故宮博物院存放,也是我國青銅器藏品中的至尊。

  左宗棠抱恩饋贈大盂鼎

  大盂鼎系西周康王時代奴隸主貴族為頌揚康王、祭祀祖先而造的大鼎,距今已3000年,是迄今出土的形制最大的西周青銅器。鼎高101.5厘米;口沿下飾獸面紋一周,三足上部各飾一獸面,紋飾極為精美。鼎內腹壁鑄有銘文19行、29l字,記載著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03年)對大貴族盂的訓誥和命令,銘文內容真實地反映了西周奴隸社會的狀況。

  大盂鼎出土后,首先被岐山豪紳宋金鑒占有,道光三十年宋金鑒出銀3000兩把大盂鼎贖買到手,其后代又以700兩紋銀將該鼎出讓給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幾年后,因官場傾軋,有人上疏檢舉左宗棠“居功自傲,圖謀不軌”,時任工部尚書的潘祖蔭上疏力救,他向咸豐帝上奏說道:“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

  潘祖蔭的這兩句話,讓左宗棠的名字幾乎一夜傳遍全國。當時左宗棠正做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也就是個幫忙的師爺。由于潘祖蔭的搭救,左宗棠得以幸免。為報救命之恩,左宗棠以心愛之物大盂鼎慷慨相贈。

  黃金600兩換不去舉世雙絕

  大克鼎為周孝王時鑄造,距今2800多年。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陜西扶風,鼎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公斤,是已出土的西周青銅器中的第二大器。大克鼎是大貴族膳夫克祭祀其祖父師華父的重器,銘文內容真實地反映了西周奴隸制社會由盛而衰的歷史。

  大克鼎出土后的第一主人是潘祖蔭的門長柯劭,稍加協商便歸了潘祖蔭。同時擁有舉世雙絕,使潘祖蔭大喜過望,他為此專門鐫刻了“寶藏第一”的印章。自二鼎安身潘家后,慕名求見者門庭若市,凱覦者亦不乏其人。但潘祖蔭始終不受威脅利誘,堅持珍藏二鼎。潘病故后,其弟潘祖年將二鼎運回故鄉蘇州,作為傳家之寶謹慎守護。

  上世紀20年代,一個美國人專程趕到蘇州,愿以黃金600兩或樓房一幢換二鼎,潘家斷然拒絕。抗戰前夕,對二鼎垂涎三尺的國民黨要員特在蘇州建造一幢大樓,企圖以辦展覽會的名義長期占有二鼎,此計也被潘家識破婉拒。1937年抗戰爆發,蘇州淪陷,二鼎命運危如累卵。為確保不受磨損,潘家在鼎內塞入破絮,鼎的四周又雜置了幾十件較小的鼎彝,再覆蓋泥土、磚石。日軍曾多次闖入潘宅搜查這兩件國寶,有次一天之內竟搜了7次,但挖地三尺空手而歸,二鼎得以安渡劫波。

  大克鼎變身全聚德吉祥物

  大盂鼎和大克鼎是青銅器中的極品,是西周時代的鴻寶重器,與陳介祺所藏的毛公鼎被并譽為“海內三寶”。大盂鼎、大克鼎后留傳給潘祖蔭的侄孫媳潘達于,潘達于在1951年將二鼎捐贈給當時正籌建上海博物館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二鼎遂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現大盂鼎存放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大克鼎存放在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雖然從清末離開北京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但是北京的一家聞名遐邇的餐飲企業卻在2003年用大克鼎做了吉祥物,這家企業就是全聚德。據說是因為大克鼎的“大克”兩字和英文DUCK(鴨子)諧音。這也算是大克鼎的一段花絮。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