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老家具的格調收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9日 11:23 新民周刊
西洋老家具是上世紀初上海流金歲月的遺物,今天的文化人和實業家希望通過這個載體,將懷舊的情緒凝固在自己的家居空間中。 五元的紅木蛋型凳陸康與正兒八經的收藏家不同,他的收藏行為不乏游戲精神,一切隨緣,逛街時看到好東西就買一兩件回來,然后再騰出地方擱置。他從來不考慮器物的升值空間,而是著眼于老家具的神韻,是否可以營造一種曾經熟悉的家庭氛圍。他希望在滿房間的老器物中找回失去的時光。 陸康出身于書香門第,家學淵源,祖父陸澹安是南社成員、國學大師,著述甚夥,與柳亞子、嚴獨鶴、朱大可等人經常酬唱雅集。陸康在祖父的悉心指導下,詩詞書印無不精通,尤其是書法,真草篆隸俱精。在他17歲那年,拜篆刻名家陳巨來為師,上追秦漢,下逮明清。同時,陸康還有緣從沈尹默、劉海粟、謝之光、謝稚柳、唐云、朱屺瞻、錢君匋、來楚生、錢瘦鐵、程十發、葉露淵、鄭逸梅等海上名家問道,至上世紀80年代,陸康已經是海上少壯派書法篆刻家的扛旗先鋒了。 陸康年輕時與父母同住在溧陽路一幢洋房內,上上下下共有十幾間房供一大家子住。十年禍起,家中被抄。家里的紅木家具當作“四舊”賣給收舊貨的人,“一只蛋型凳子五元,一張桌子十元,都是這樣處理掉的啊!還怕收舊貨的人不要。”他說。 從澳門一路追尋到上海陸康功成名就后,埋藏于心底的紅木家具情結慢慢發作。在澳門大三巴一帶,有了不少老古玩店,里面常有中國白木古典家具露面,那種似曾相識的風格,撫慰著陸康的難解鄉愁。于是,他用老家具將自己的居室重新布置了一下,濃郁的中國傳統風格令登門求字的老外或澳門同胞嘖嘖稱羨。“最稱心的老家具還是在上海買到的。”他說。七八年前,他在寫字刻印之余一頭扎進吳中路、虹橋路一帶的老家具商店,意外發現從洋房別墅里流出來的西洋老家具式樣漂亮,做工精細,材質多為柚木、橡木,而售價卻不貴,他心里一喜,就挑了一對西餐椅。現在它們就放在客廳里。這對椅子成了陸康在上海收藏的第一件藏品,從此,他開始留意西洋老家具,并且興致越來越高漲。 好心情,金不換現在,陸康收藏的西洋老家具已經有幾十件之多。他并不奢求成套,只要看著順眼就買,材質也不怎么講究,關鍵是式樣要大氣,要符合他的審美眼光。梳妝臺、吧臺、唱機柜、銀器柜、餐椅、咖啡桌、西式鑲壓花玻璃屏風……他甚至還在老家具商店的角落里翻出了70年前日本僑民遺留的和式老家具。 隨著西洋老家具價值的提升,不少老家具商店的老板找到陸康,希望他將前幾年買走的吧臺和餐椅再賣回給他們,價格翻倍。陸康當然不干:“我又不是做這門生意的,我圖的是心情。好心情,金不換。”“以這種心態去淘寶,會發現好東西,討價還價也比較隨意了。買回后放在家里,想想這是自己勞動所得,坦然得很。”在這樣的心情主導下,老家具的收藏就成了他的生活樂趣,成了一種休閑方式,帶著鮮明現代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元素的西洋老家具不僅為他營造了一種老上海的環境,為自己回想年輕時與祖父一起讀書寫字的歲月提供一種背景,還為自己進行多元文化的研究、交融與探索型創作,鋪開一種觸景生情、遐想聯翩的場面。更主要的是,對一個追求格調生活的藝術家而言,西洋老家具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是值得久久咀嚼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