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頑童家藏萬件玩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 15:29 北京娛樂信報
梁祖望從小就和玩具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幼愛畫畫,小學時代和工藝美院的院長李錦璐一起制作皮影戲玩,那也是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梁祖望告訴記者,他是獨生子,沒人陪他玩,玩具就成為他最好的朋友,因此對中國的民間玩具有著特殊的感情。從小喜歡玩玩具到后來的制作和收藏民間玩具,梁祖望可謂是和玩具打了一輩子交道。 捐玩具 清點寶貝用了半個月 梁祖望家里墻角堆著大大小小的紙箱子,柜子上也摞著箱子,里面都是玩具,書櫥里也塞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毛絨的、泥塑的、竹子編的。 梁祖望介紹,北京師范大學要成立工藝美術系時,缺少民間玩具素材,他就捐獻了五六千件玩具,整整清理了半個多月,裝了滿滿兩大木箱,留下的清單上列的密密麻麻都是玩具的名稱。上個月,還有電視臺的人來,要把梁祖望的寶貝玩具全都拍下來,要刻成光盤保存下來,從早上八點多開始,忙到下午四點還沒有拍完,玩具太多了,足足有一萬件。 “上次我還把我的一組彩塑泥人拿去參加中央電視臺的《鑒寶》節目,我自己估價是六千元,在場專家給我鑒定了一萬元,可是最后在搬運的過程中被風吹倒了,一共13件,都損壞了。”梁祖望很惋惜地說道。 買玩具 逢年過節愛趕集 談起自己的收藏經,梁祖望說自己喜歡跑廟會,逢三逢四白塔寺、逢六逢七護國寺、逢八逢九土地廟,一個月轉彎這樣跑下來,能收藏很多民間玩具,平時這些東西根本見不到。梁祖望說:“每年臘月我都不在北京,去西安、山東、河南逛逛廟會,能收藏到很多民間玩具。我收藏玩具,一般都選有文化內涵,能代表地方特色,有民俗味道,還要能啟迪孩子思維,市場上見不到的。” “民俗玩具和當地的風俗以及時令都是有聯系的,比如在北京,八月十五要玩‘兔爺兒’。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玩具,也都有自己的玩法,這里面學問大了。”梁祖望說。 藏玩具 最喜歡“出殯”小泥人 提到泥塑玩具,梁祖望從箱子里拿出了很多,都是用盒子裝好放在紙箱里,盒子里再用衛生紙包好,一層包一層,生怕碰壞了。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擺放在桌子上,泥玩具形態各異,活靈活現,很多都是反映老北京的地方特色:街上吹糖人的、賣糖葫蘆的、治腳病的,還有剃頭挑子,色彩鮮艷,把人的表情都用泥巴給捏出來了。梁祖望指著一個泥塑說:“你看,這個吹糖人的嘴都鼓起來了,做得多逼真!” 梁祖望告訴記者:“這么多泥塑玩具中,我最喜歡韓增啟給我做的一套“出殯”,這一套要是全擺出來得有2米長,其中抬棺材的就有64個小泥人,不同人有不同的造型,最前面有儀仗隊,后面還有送葬隊,原原本本再現了民間送葬的習俗。說著,梁祖望還把民間婚喪嫁娶的儀仗隊擺了出來,有舉著旗子的,舉著大扇子的,敲云鑼的,各有兩個小泥人,排成兩對,浩浩蕩蕩,把八十厘米多的方桌都擺滿了。梁祖望說:“民間習俗都是很有講究的,儀仗隊里的旗、鑼、傘、扇也都有自己的規矩,如果沒有在那個時代生活過,根本做不出來。”梁祖望告訴記者,他平時很少把這套泥塑玩具拿出來,因為像這種泥東西,拿出來一次其實就是損害一次,這套“出殯”的作者韓增啟去世了,獨獨這么一套,得好好保存。 記者還從眾多玩具中發現了一套貓頭鷹泥塑玩具,這可不是一般的貓頭鷹,按梁祖望的話來說就是“微型泥塑”,高只有1.5厘米,寬1厘米,雖然小,但這三個小貓頭鷹有睜著眼睛的,有閉著眼睛的,神態和表情栩栩如生。(郝洪捷/文 張鳳娟/攝)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