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玩字畫圈子里故事多 騙人招數知多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4:46 新浪論壇
一些收藏界的前輩往往提醒新手,不要輕信古玩字畫圈子里的“故事”,以免受騙上當。但是,不久前記者卻聽說一位“老法師”上了“故事”的當。 -宣稱藏品來自高官 古玩字畫圈里充滿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不少“故事”是誘人掉入陷阱的迷魂藥。而且這些故事形式往往緊跟形勢,常常翻新。上述這位有多年經驗的藏家就是因為聽信了“新編故事”而“大意失荊州”,買進了贗品。設套者是那樣對他說的:某貪官通過他從境外一已故藏家家屬手中以較低的價格購得一些文物。他已經代對方付了錢,不料對方卻被“雙規”,害得他現在資金周轉不過來,急需將這批東西出手。這些東西上都有入關的火漆印。當該藏家表露出購買意向時,對方又故意營造多方搶購的假象,終于使其中招。 一位資深畫廊人士說,宣稱藏品來自高官,是這些年較為流行的“故事”。 -編造贗品良好履歷 收藏家對藏品講求個“傳承有續”,所以這些年一些制假販假者便動腦筋為自己的贗品制造良好履歷。有的將贗品偽作刊登在“專業”雜志和報刊上,或者在電視收藏節目中亮相。手筆更大的,則為贗品出精致的畫冊,請名家鑒定和作序,開學術研討會,辦畫展等。 善于編故事的不僅有制假販假者,個別“藏家”也是個中高手。曾有一些媒體報道某收藏家收藏了某件寶貝,外國人出100萬美元,他也不愿出售。而知情的內行人士說,其實根本沒那么回事兒,只不過是他想蒙國人而已。 贗品偽作紛紛在媒體上出籠,原因有二,一是大多媒體從業人員缺乏對藝術品的鑒別能力;二是有個別媒體眼中只認錢,不惜出賣自己的公信力。現如今,拍賣成為藝術品市場中的熱點,于是拍賣會也成了“故事會”。 -拍賣會上精心烘托 許多人喜歡被名人或資深藏家收藏過的藝術品,認為較為可信。于是,拍賣會上就出現了許多名家或老藏家收藏的系列或者專場拍賣。翻開圖錄,常常可以看到“從某某號到某某號拍品為同一藏家提供”,或“某某齋”、“某某堂”藏品等。其中確實有不少是出自可靠的資深藏家長期的收藏,但是也摻雜了不少“假冒偽劣”。有些“某某齋”、“某某堂”純屬子虛烏有,完全是為了應付拍賣而臨時胡編的,為的是給那些平庸之作乃至贗品偽作打上光環。有的拍品雖然不是贗品,但是為了增加其吸引力,拍賣行或者委托人精心編撰相關的傳奇故事。 -利用藏家海外情結 從海外回歸的概念也是一個容易煽動國人愛國情緒和購買欲的故事。針對這種心理,有些人將贗品“出口轉內銷”,重新進關時還故意作為古董藝術品報關,并送到文管委蓋火漆印。許多人迷信火漆印,其實火漆印只是容許出境的許可標志而已。文管委專家所鑒定的,也只是該物品是否屬于禁止出境的文物,如果不是,就可以蓋相應的火漆印。所以文物管理部門的火漆印,并不意味著是真品真跡的鑒定結果。 一些境外的古董商利用中國人的愛國情緒,故意渲染某些文物是八國聯軍掠奪的故事,試圖激起國人不惜代價購買回來的沖動,他們便借機將價格抬升到離譜的程度,屢屢得逞。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