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規缺失導致贗品泛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11:08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尿泡 茶蒸 強酸澆出假古董 四川收藏界五大專家揭古玩造假黑幕,提醒古玩愛好者和收藏者擦亮眼睛 新聞導語 成都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古玩收藏重鎮,擁有百萬收藏大軍,專業古玩商戶超過1000戶,被收藏界譽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國“收藏第三城”,年成交額已達2個億。以城西送仙橋為中心,聚集的成都古玩愛好者和收藏者高達數百萬人。雖然成都的古玩收藏市場越來越火,玩家越來越多,但隨之而來的是,贗品充斥市場,魚龍混雜。 普通收藏者一不小心,就上了“假古董”的當。 現場目擊 “寶貝”原是假古董老教授氣得發抖 2007年12月25日,文化部認可的“西部鑒寶專家委員會”2007年的最后一場免費鑒寶會在成都某茶樓舉行。上午10時許,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手提一個精致的大皮箱匆匆趕來。 走進專家鑒寶的雅間,老人請服務員將窗簾拉上、門關上,還特別囑咐一個服務員守門,不許任何人進來。“我要請專家們幫我鑒定一下花了10多萬買來的寶物!”老人小心翼翼地打開皮箱,七件古色古香的薰爐、香鼎出現在專家眼前。 老人說:“這是我用幾十年節省下來的錢,在前年買下的。賣家說,這是唐宋時期的文物,在國際市場上價值千萬,請專家們幫我鑒定一下!”幾位專家反復觀摩、討論后,得出結論:“老先生,你受騙了,我們負責任地告訴你,你這七件所謂的唐宋時期的珍貴文物,全是假貨,最多值1萬元!”老人頓時大驚失色,氣得哆哆嗦嗦:“騙子!騙子!天啦,我受騙了!” 老人臉上白一陣紅一陣,好幾分鐘說不出話來。在專家們的安撫下,他講出了購買“寶貝”的過程:原來,這位儒雅的老者是成都某省級醫院的一位教授,曾獲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獎。2005年的某一天,一位自稱是收藏家的人拿來幾件文物請老教授過目,并告訴他,這幾件東西是唐宋時期的珍貴文物,是祖上十幾代人傳下來的“寶貝”,因家人生病急需用錢,不得已才拿來賣。當時,老教授仔細看了這幾樣東西,覺得制作精美,又充滿古色,當時就有點心動了,賣家喊價10多萬元,還告訴教授,這幾件文物在國際市場上將價值上千萬。老教授聽得激動,最后將其買下。 采訪中,四川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吳道明提醒古玩愛好者和收藏者,目前古玩市場并不規范,連不少拍賣行都混入了贗品,像老教授這樣的受騙者,實在太多了。 專家揭秘 有的贗品專家都難鑒定 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吳道明和文化部認可的“西部鑒寶專家委員會”負責古玩雜件鑒定的馬晏,負責青銅器、古幣鑒定的黃春明,負責瓷器鑒定的趙德均,負責字畫鑒定的李天偉等五位專家,向記者透露了許多造假內幕。 人尿泡出“舊瓷器” 負責瓷器鑒定的趙德均介紹:“目前‘舊瓷器’在古玩市場上很暢銷,但也是假貨最多的,因為瓷器造假最容易,一些造假手法讓人真假難辨。有個藏家花了幾萬元買了一個宋代瓷枕頭。賣家很得意地說這件物品是宋代的,并且是從成都北郊墓葬中偷出來的,他還讓藏家看了看枕頭下一層厚厚的泥土。我鑒定時發現,這個枕頭的邊上刻有菊花。宋代并不流行雕刻菊花,更不可能在枕頭上出現菊花,因此,這個瓷枕頭根本不是宋代的。瓷胎上的釉質沒有任何的光滑度,那種棕黑色很明顯是商家故意做出來的。” 趙德均告訴記者:“一般瓷器造假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是按照古代的樣子將瓷器做出來;第二步是將它做舊,以表現它的‘古’,趙德均講述了一個造假的趣聞,造假者先買回一些新的瓷器,用人尿加消毒液,將瓷器泡進去,泡過半年后,洗掉本身的顏色,然后再在這些去釉的瓷器上讓畫家在上面畫出古色古香的圖案、噴出仿古的釉色。” 不過這些都是瓷器造假的雕蟲小技,與以新充舊相比,“補貨”是最難鑒定的。造假者到四川各地古窯場或墳墓遺址搜羅大量的“垃圾”殘片,然后,用殘片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這種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我們鑒定專家采用先進的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也一樣是“真品”。在市面上,這種拼湊的贗品,一旦成功通過專家鑒定這一關,原本僅值一萬多的東西,可一下子超過20萬元。 茶水蒸出“古書畫” 成都的一些小巷,總能看到一些小攤販,在隱蔽的地方擺出一幅幅張大千、徐悲鴻的字畫。負責字畫鑒定的李天偉介紹,“哪有那么多張大千、齊白石的書畫,純屬騙人!”現在,在造假者中間流傳著一種成本低廉的造假方法,那就是用茶水熏蒸。他們通常將字畫掛在墻上,墻腳放一口裝滿茶水的大鍋,燃火開煮,用茶水蒸發出來的氣體將字畫熏黃,令宣紙和顏料松脆變質,加速陳化。 還有一些造假者專門弄來蛇蟲鼠蟻來撕咬書畫新作,有人看到書畫有被蟲蝕食的痕跡就以為是真品,其實這僅僅是造假者做出來的“特效”。不過,油畫無法用茶水造假,而大量假冒的油畫名作多為美院學生模仿、臨摹的,有的則是名人的學生直接臨摹。 強酸澆出“青銅器” 成都古玩市場經常有小販神神秘秘地出售所謂的 “青銅器”。他們要么自稱這些東西是從三峽古墓中偷出來的,或者是從三星堆附近蓋樓房的工地中挖到的。小販要價也不會太高,一個約10厘米高的青銅器,要價一萬到兩萬。 精通青銅器、古幣的專家黃春明揭露真相說,這些造假者,為了讓“青銅器”銹跡斑斑,會先用鹽酸水泡器物,然后埋入地下,再在土上澆些酸堿類的藥物,過三四年后,使器表生出銹來。要不然就是青銅器的“補貨”,很多造假者都是收購到零碎的銅皮后,用油漆和乳膠將銅皮一層層粘在器皿上,做出來的效果也很逼真。 馬晏向收藏者支招說 ,贗品古錢幣的銹跡浮在表面,用醋一擦或者用指甲挖,就很容易脫落。這是區別真假的重要標識。 幕后探秘 造假者已形成產業鏈 贗品為何盛行?吳道明表示,主要是古玩市場利潤十分驚人。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基本是一年升值30%—50%,有的文物過兩年再拍,就能升值一倍,這種情況自然刺激民間收藏越來越火,但經過近幾十年市場運作,有品質的文物已經不多了。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贗品自然越來越“興旺”,從生產到出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化鏈條。吳道明說,“有時候這邊剛出土一件真寶貝,沒過三四天就出來仿制品了。做工精美的高仿品都銷往海外,而中、低仿品則更多地流入了民間。” 業內聲音 法規缺失導致贗品泛濫 “‘打真不打假’,是古玩界的潛規則,司法很難介入。買到了贗品,只能怪自己‘眼力’不濟,偷偷把東西收起來吧,說出去丟人!”一位收藏界人士告訴記者:“自古以來古玩界的行規就是,‘古玩市場是不打假的’,古玩交易講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至于賣的東西是真是假,賣方沒有義務告訴你,你買的東西是好是壞,全憑買方眼力,好壞都要認賬,沒有退貨的道理。”他說,買古玩的經驗是“哭”出來的,在古玩市場進進出出,哪有不交學費的道理? 一位文物局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古玩鑒定標準置信度低,鑒定真偽困難;收藏文物有一定風險,需要收藏者自負。而‘打真’是指出土文物、盜掘文物、館藏文物等不能買賣,理應嚴厲打擊!” 有關人士分析,目前法律法規的缺失、監管部門的缺位,這是藏品市場魚龍混雜、假冒泛濫的一個根本原因。在行規和法律之間如何選擇的問題,只是表象,真正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如何加強監管、促進文物收藏市場健康、規范地發展。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