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用具鑒賞秘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14:43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我國歷史的長河中,很早就有“文房”之稱,筆、墨、紙、硯被譽為“文房四寶”。其實用于書法,繪畫的文化藝術的工具來說僅是四樣之寶,就已受文人的喜愛、珍藏重視。這四寶是最基本的工具,明清尤為大量發展了一切文房所需之物,對這些文具輔助工具也是精心設計、購置、擺設。至使其成為書房里書案上的裝飾、陳設之工藝美術品。這時期出現了許多佳品。文房用具品類繁多、制作精良,有筆筒、筆架、筆洗、筆舐、臂擱、水丞、鎮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
筆筒: 除使用外,有許多精良作品,已經成為世人喜好收藏的工藝美術品了。 筆筒制作有許多材料,有陶瓷、木質、竹類,還有用玉石、普通石、樹根、象牙制成插筆的器具。在圓筒形多以書畫作為裝飾,為文房必備器具之一,并廣泛在書房的書案上做為陳設品。 如紫松檀嵌螺甸梅花筆筒,清中期作品,通體以紫檀木制成,筒體四周嵌染、瑪瑙、玉石、松石加以光彩五色的螺甸,表現花鳥互語,意長壽,動、植物均表現體態自然,構圖優雅,配色生動與紫檀木的褐色渾然一體。是清中期的紫檀木雕作品中的優秀作品。 筆架: 架置毛筆的一種器具,質地多以玉石、陶瓷、象牙等作成,有圓形、方形、長方形、山峰形、龍形。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 如白玉雕松柏人物筆架,清中期作品,通體青白玉質。為新疆和闐玉琢成。鏤雕,拱形。橋面橫向陰刻木紋,其下豎向陰刻木紋,似以兩層木頭疊成。橋身下作兩排木樁支撐,旁為小舟,乘二人,橋側為濃密的松樹、花木,橋上行人有騎驢、挑擔、負載者;一人獨坐歇息,觀賞風景。設計精巧,雕琢精細。表現了南方水鄉生活。樹空間可架筆,為清代中期文房用具。在北京博物院收藏中,僅此一件橋形筆架,彌足珍貴。 筆洗: 洗刷毛筆的一種器具。古用貝殼、玉石制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筆洗問世;明代還用銅(資訊 論壇)制作的小盂作筆洗,歷代多以玉、陶等制作,較為豐富多彩。型多為扁圓形、青花瓷為多,上飾各種花紡圖案,極富樸素、文雅和莊重感。 如仿官釉桃式洗,清雍正乾隆兩朝仿宋代官釉器極為成功,釉質多樣,瑩潤凝重厚。這件洗呈現桃形,外壁塑貼帶枝葉桃實,洗內有大開片,外底中心有3個芝麻大小的支釘痕,周圍環以14個支釘痕。通體施粉青釉,釉面滋潤,造型別致,工藝精細,是瓷洗中精美之作。雖無款識,但明顯具有雍正仿官窯器的特征。 如仿哥釉葉式洗,清乾隆,清代雍正、乾隆時,景德鎮仿宋代汝、官、哥、定、鈞等名窯作品非常成功。哥窯器中的朱色、粉青、灰青釉等,無不仿制。造型多為葵口碗、琮式瓶以及筆筒、筆洗、筆架等工具。這件呈樹葉形,釉色粉青、釉質瑩潤,通體釉面被粗且深、細而淺的兩種紋線交織切割,俗稱“金絲鐵線”。外底有芝麻大小的支釘6 個,外底中心青料篆書“大清乾隆年制”雙行6字方款。此器造型典雅,釉面紋片富韻律感。 臂擱: 即以竹、象牙材料刻制成的監書枕臂的器具。上雕塑有豐富的圖案,成為一件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具。又是一件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如象牙雕擱,清中期,以寫生小品為題,仿自然微彎的根部竹節形式精刻而成。臂擱正面下部微縮、根節窄密,根須及根楂伸張形整自然,根上保留二節竹桿,有一根側枝,杈葉分生,順著主桿向上伸延,葉片或直或折或被蟲蝕,均刻畫的維妙維肖,恰到好處。臂擱背面二節空心竹體內,以鏤刻方法,刻有蜻蜓、天牛須蝴蝶各一只,栩栩如生。 這件象牙刻竹節式臂擱,受竹刻影響較深,正面的浮雕,芽枝攀附而立,意趣橫生。背面鏤刻的昆蟲身上的占領紋,圓紋、如葉脈線紋的羽翅,均刻畫的細致入微、形態逼真,是清代象牙雕刻工藝品中的杰作。 水丞: 貯硯水的小盂。無嘴,多屬扁圓形,制作古樸雅致,為文房一重要器具。 如嬰戲水丞,清中朝,青白玉質,器形由五童嬰環抱水丞組成,五童嬰形態各異,其中一童嬰趴在丞中戲玩,四童嬰環抱于圓丞外圍或逐飛禽或貪戲玩,表情活潑天真,這類題材的器皿在明清時期較多見,是當時盛行的吉祥圖案之一。 紅雕漆文房用具一套:清中期,通體雕紅漆,在桌式小幾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套文房用具;兩支紅雕漆管紫毫筆,左側有“佩文詩韻”的冊匣及紅委角雕漆勾連方形盒。盒內有黑色“三希堂”墨、朱色海水云龍紋墨名一塊。幾中間部分有兩個獅紐的雕漆方盒,分別裝有白玉印章和掏絲琺瑯印泥小盒。幾右為紅雕漆圓柱形盒,內裝掏絲琺瑯筆圈及鎮紙4個,右下為紅雕漆硯盒,內裝松花江石硯。以上各件雕瓏。提攜方便,專供皇帝出行時使用,它既有實用價值,又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以上列舉的文房用具,均為我國文人墨客收藏的藝術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