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妖”向游客演示石磨的使用方法。
“深山老妖”并不是妖,而是人,一位大部分時間呆在白水帶風景區的中年男子,他的本名叫黃山仔,但他更喜歡人們叫他“深山老妖”,他的名片上也印著“深山老妖”四個字。
“深山老妖”有個特殊的嗜好,那就是收藏石磨。他說,石磨承載著一種民間記憶,展現了原生態的鄉土文化,收藏石磨滿足了他的懷舊心理。
“深山老妖”與山結緣
今年45歲的“深山老妖”高而瘦,戴上斗笠,穿上唐裝,看起來就像一個都市里的“隱者”。
黃山仔、“深山老妖”,總離不開“山”字。“深山老妖”似乎天生就與山有緣,他喜歡呆在山里,喜歡山里的生活。每天上午9時,他就來到白水帶風景區,直到晚上12時后才回家。
黃山仔年輕時打過工,開過廚房設備廠,賣過花,闊綽過,也窮困過。2008年,他在白水帶風景區開了一間簡易的茶莊。
說起“深山老妖”這名字的由來,其中還有段小故事。2008年的冬天,由于天氣寒冷,來白水帶風景區游玩的市民不多,黃山仔覺得山里很安靜,于是給廣州的一位大學生發短信,那位大學生以前曾多次來白水帶風景區游玩。
這位大學生給他回短信說:“你這個‘深山老妖’還需要在山里多修煉。”
黃山仔覺得“深山老妖”這個稱呼挺形象的,于是,他就開始自稱“深山老妖”。
熱衷收藏石磨
“深山老妖”是土生土長的江門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外海人李永順那里聽說江門一些地方有一些丟棄的石磨,這勾起了他童年的記憶。
“小時候,經常停電,也很少見到機器,人們磨粉、磨豆漿、磨芝麻糊都是用石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石磨。”“深山老妖”說,那時候家里窮,連餅子、糕點都舍不得買,家里人就用石磨磨粉,自己做糕點吃,吃起來特別香。
李永順今年50歲,平時在江門各地撿破爛,他知道哪個村子有石磨。“深山老妖”就委托他在農村撿破爛時多留意,有石磨就收購回來。
現在,“深山老妖”已收藏石磨20多個,這些石磨大多是李永順從外海、滘頭、新會等地幫他收購來的,買回來的價格從30元到200多元不等。
記者看到,這些石磨造型別致,大小不一,既有明末清初的石磨,也有民國時期的石磨。
“對收購回來的石磨,我還要請人配上木軸,使石磨看起來更完整。”“深山老妖”說。
“深山老妖”將收藏來的石磨放在白水帶風景區集中展示,并美其名曰“石磨村”,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賞。這時候,“深山老妖”就會很得意地向游客介紹石磨的歷史、使用方法等。
愿意捐兩個石磨
給文物部門
“深山老妖”說,石磨是中國古老農耕文明的見證物,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還比較常見,改革開放后,隨著各類機器的廣泛運用,石磨越來越少見,很多農村人將石磨丟棄,城里的小孩更是很難見到石磨,即使見到,也不知石磨為何物。
“深山老妖”與白水帶風景區的合同已經到期了,今后是否繼續呆在那里,他也不清楚。
“我這里石磨比較多,不用全部搬走,我愿意捐兩個石磨給文物部門收藏,作為一種民間記憶,讓更多的小孩子能看到石磨。”“深山老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