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斌 攝
盛世興收藏,但你可能不會想到,就連昔日床頭的雞毛撣子也成了珍貴物件。不過,這雞毛撣子在中華民俗史中有著將近三千年的歷史,過去就連皇帝家里也用,給皇帝專門做雞毛撣子的藝人自然也得想各種辦法讓它與帝王將相的精致生活相匹配。如今沒了皇帝,不過這貢撣的技藝沒有失傳,貢撣還成了上萬元才可得一把的稀罕物。
昔日王公廳堂物
清咸豐年間,當時撣子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而且還有很多講究。如在大戶人家的中堂上必須擺放一對膽瓶,里面要插上一把好撣子寓意“平(瓶)安吉(雞)祥”,平時還可以撣撣家具起到保養的作用。又如老百姓嫁姑娘時也要陪送兩把撣子,給自家姑娘壯壯膽兒,納福呈祥。但那時一般的撣子都不太結實,用久了還會經常掉毛而且也不是很美觀。
當時有個叫蔡錫九(1853-1926)的人,從小心靈手巧,發現這個問題后,開始研究起一種新的制撣工藝,使撣子不僅結實耐用還非常美觀,羽毛縛在藤桿上就如同長在活雞身上一樣靈氣十足,起到了很好的裝飾效果。他扎的撣子把把經久耐用,從不掉毛,小有名氣。一傳十,十傳百,從百姓到王公貴族到了年節都要到蔡家請一把好撣子,掃去一年的晦氣迎來新年的吉祥,后由皇姑寺住持引見為宮中制作貢撣,并設立了專為宮廷炮制貢撣的“皇姑庵撣子作坊”,蔡氏雞毛撣子從此成了皇宮的貢品。
幾經波折,蔡氏貢撣的制作方法已經傳到了蔡家第五代傳人蔡雪濱先生手中,他在北京愛家國際收藏市場開了一家專門經營高檔雞毛撣子的店。蔡雪濱告訴記者,在清代時,一把極品貢撣要選近萬只全國各地搜集上來的特等雞毛精制而成,可以賣到五六百兩白銀一把,這種技藝無人能及。給慈禧太后祝壽時,蔡家曾以99把不同顏色、不同寓意的貢撣作為賀禮,得到慈禧的嘉獎。
如今一撣值萬元
如今,蔡氏貢撣成了收藏家眼里的稀罕物,價格依然不菲。蔡雪濱介紹,蔡氏貢撣由于已經流傳了100多年,歷史悠久,再加上曾經在清末紅極一時,所以價格相對較高,最便宜的撣子售價是80元,還有上千元的,但是達到收藏級別的都是上萬元的價位,而最貴的撣子標價18萬元。
蔡雪濱告訴記者,制作一把雞毛撣子要用五兩左右的雞毛,這五兩雞毛就要取自近千只雞,而只有雞脖子和翅膀之間的一小段羽毛才能用來做撣子,材料選擇比較嚴格。極品貢撣所取一至四歲的成年公雞身上不超過十根羽毛。每把撣子約用8000根這樣的羽毛,而這些要在1000只雞的羽毛中篩選,而且這種公雞要上百只雞中才能有一只達到要求,也就是說要在數十萬只雞中選出制作一把撣子的羽毛。
此外,質量達到要求的雞毛,還必須是取自散養喂活食的雞,而喂飼料的雞的毛質量不好,而且蔡氏貢撣選用60萬元一噸的小葉紫檀木做桿。每一把蔡氏貢撣的完成都要經過整整18道工序,歷時1個月之久才能完成,因此價格很貴。
蔡雪濱說,收藏名人、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曾經來到蔡氏貢撣的北京總店,并購買了一把5萬元的蔡氏貢撣。
蔡雪濱告訴記者,他雇了很多人常年奔走在全國各大養雞省份的農村,去尋找合適的雞毛,一年下來可以扎低、中、高檔的雞毛撣子共上萬件,但到年底幾乎會一件不剩,還有人不斷預訂,其中銷量最大的是千元左右的。他還透露,前幾天馬未都又花了幾萬元訂做了一對,準備掛在他的觀復博物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