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封泥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而對多年來致力于書畫藝術研究的王今棟先生來說,封泥不僅具有非同尋常的考古價值,更具有令人心曠神怡的藝術魅力。
封泥,始于東周,盛于秦漢。王先生介紹道,秦漢時的信件不是紙質的,而是竹簡,封泥就是盛放竹簡的木盒上,印有字樣,用于表明寄信人身份的泥質憑證,多用青泥。封泥的正面是印文,背面有繩跡,形狀不定,大多是不規則圓形,少數呈方形。它不是印章,而是最早用印的痕跡——保留了大量秦漢官印的鈐痕的珍貴實物。
興之所至,王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他的部分收藏。百余枚古樸的封泥在陽光下靜默地陳列在筆者眼前,仿佛無言地訴說著當年的故事,令人思緒翩然。此時心境,難以言表。用“刀拙而鋒銳,貌古而神虛”概括封泥的蒼勁、古拙是合適的。封泥的邊緣很有意趣,是當時鈐印時無意形成,加上年代久遠,泥質干燥變形而成,并非有意的藝術創作,卻形態各異、姿態萬千,更給人一種率真、稚拙的美感。細細品味封泥上的篆刻,秦風漢韻,顧盼呼應,偶有只言片語相識,便令人浮想聯翩,會心一笑。與人們想象的不同,封泥出土的并不多,很多封泥出自邊遠的地域。說著王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一枚西夏出土的封泥。這枚帶有神秘的封泥,由于年深歲久,邊角已剝落,表面的字體也不再明晰可見,卻不禁令人猜度,這遙寄邊關的書信,帶去的是怎樣的訊息呢?
王先生認為,封泥的藝術價值首先在于它是圖章之源,其外部形狀和篆刻形式,到現在基本上還在沿用。由于當時封泥基本上是官府用于公文往來,所以刻得很規整,字的密度差不多,必須四平八穩,正正規規,為后世的印章樹立了典范。其次,封泥的價值還在文字方面。封泥上的字體多用篆書。秦統一六國,文字上通用篆書,漢承秦制,官府的封泥上使用的也是篆書。在改用隸書的漢朝,篆書是普通百姓看不懂的,這樣做就顯示出了官府印章的神秘與威嚴。其三,封泥盛于秦漢,隋唐以后,紙張盛行,替代了簡牘,印色取代了泥,封泥喪失了它的社會功能而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其歷史之悠久,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且封泥出土較晚,直至清末,才開始被篆刻家借鑒,當時只出土了500多枚。
王先生收藏封泥有近二十年了,早期的潘家園還不成規模,在賣雜件的小攤子上,他偶然發現了幾枚,當即傾心。后來,這韻味深長的封泥,成了他見到了便不購不歡的小物件。“棄襦懷遠志,封泥負壯情”,當年《入潼關》詩中,樸素無華的封泥寄托著唐太宗據守雄關的豪情。而今,還是這小小的封泥,寄托著王先生上下求索的溯古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