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永樂松風”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執壺張效裕制
明代時大彬款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執壺故宮藏
曾經“養在深宮人未識”的雕漆紫砂壺,身姿曼妙精致,妝容繁復華麗,仿佛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傾倒了古今藏家無數。其中,最令人魂牽夢繞的,當屬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那件時大彬款雕漆紫砂壺了。
時大彬是明代的紫砂大師,他制作的紫砂壺歷來被人奉為紫砂壺藝正宗,流傳下來的都極為稀有珍貴,而其中將他的紫砂珍品與雕漆工藝完美結合的,留存于世的則僅此一件。此壺以紫砂為胎,外髹朱漆,壺腹部四面開光,兩面雕山水人物,兩面雕樂器,富貴豪邁之氣咄咄逼人。
為了實現紫砂與雕漆的富貴聯姻,需要采用繁復的工藝,經過天長日久的沉淀和雕琢,方能成大器。這把時大彬款雕漆紫砂壺,它的制作工序高達十幾道,從設計、涂漆、描樣到雕刻、磨光,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絲毫的偏差,否則就會前功盡棄。譬如涂漆,是制壺過程中最基礎的一步,為了達到雕刻的要求,一般一把壺要刷150道漆,而每刷一道漆都要等到晾干才能接著刷下一道,一把壺刷到足夠的厚度要耗時四個月之久。然而千辛萬苦刷好的漆,卻可能由于紫砂與大漆的收縮比不同,在干燥后出現漆裂、甚至脫落,這樣一來,長年累月的心血也就隨之化為泡影了。
即使是幸運地將漆刷到了理想的效果,真正的難關也才剛剛開始。紫砂壺形制精巧,表面多為弧面,在它上面即使是提筆作畫都頗為不易。要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飛刀走鏟,就如同運筆行書一樣,必須一氣呵成、干凈利落,稍有失手便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就拿人物來說,表情是否生動,就看刻畫眉眼那一刀。手起刀過,恰到好處,人物就活了。稍有閃失,畫面就會變得了無生趣,不知所謂了。正因如此,要能在紫砂壺上游刃有余,運刀如運筆,沒有數十年的功力和磨練是不可能的。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是最令人感到蒼涼寂寞的。在時大彬款雕漆紫砂壺之后,竟再也沒有一件可以與之等量齊觀的作品出現。數百年間,滄海桑田,明清時期雕漆工藝的鼎盛景象早已成為過眼云煙,難道這把壺注定要遺世獨立,成為絕響了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雕漆工藝處于最低谷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北京的貢元堂工作室,年輕的工藝師張效裕卻決心要傳承下來這門技藝。1998年,她以故宮中那把獨一無二的壺為模板,開始了艱苦的雕壺之旅。歷時兩年,仿時大彬款雕漆紫砂壺終于在張效裕的刀筆之下纖毫畢現地呈現出來。張效裕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把壺標志著幾近失傳的紫砂與雕漆完美結合的工藝失而復得,涅槃重生!
既然已經涅槃重生,那就讓它飛得更高更遠。一番臥薪嘗膽的努力之后,張效裕創作了第二把雕漆壺“永樂松風”。這是一把真正意義上可以和故宮所藏時大彬款紫砂雕漆壺遙相呼應的大師級作品,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昌鴻先生親手制胎,張效裕將傳統雕漆工藝與現代繪畫手法相結合,把圓雕、浮雕、鏤空雕等手法都運用在了這把壺的創作上,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工藝奇跡。
壺上畫面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遠山近水,亭臺樓閣,都已經跳出了平面的局限,細節豐富,立體感十足;畫上所繪人物拋棄了傳統的工筆畫法,在毫厘之間刻畫出人物的五官神情,生動傳神;首次將大量出現在清代宮廷雕欄畫棟之上,象征太平盛世的“萬不斷”花紋雕刻在畫面的背景上。把粗梁大椽上的花紋微縮于方寸之間,刀刀相連,環環相扣,毫厘不差,雕刻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仿時大彬款雕漆紫砂壺是對古人卓越技藝的禮贊與致敬,而“永樂松風”則體現了對雕漆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三把壺的接力與呼應,就如同我們連綿不斷的文明史,跌宕起伏,卻始終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