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最具有懸掛和收藏方便的特點,如今這一古老的吐蕃藝術越過寺院的高墻,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庭。近年來,隨著“西藏熱”的傳播與升溫,唐卡這一具有濃郁藏民族特色的藝術,也開始成為眾多收藏者的新寵,唐卡的市場價值也在迅速升高,而且據專家分析,還擁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因為唐卡是國際上獨樹一幟的畫種,它帶給人們的不光是精美的畫面,還傳遞一種平和吉祥的精神信息。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它既是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又是佛教、苯教信徒修行的重要輔助工具。修行者把唐卡畫中的圣像作為修行中觀想和膜拜的對象,其魅力完全不受尺寸大小的限制,也不受表現形式的影響,它是匠人的勞動成果,也是藝術家的心靈表達,更是宗教信徒們的修行依托和日記。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
歷史上,唐卡被作為藏傳佛教的"隨身佛"一直在寺院和信徒家中供奉,自唐朝以來幾乎不為世人得知。唐卡的這一特殊身份決定了它的神秘性,不僅絕大多數藏友對它罕有了解,即使對藏傳佛教知之不深的古玩專家也不敢輕易涉足。
由于使用珍稀的彩石礦和金銀等貴金屬,一幅唐卡成本可達數萬元。畫成后,取下木框,進行裝裱,鑲以與圖像色調和諧的各色錦緞,上下兩端貫以木軸,敷以與唐卡大小相同的絲綢,到此,一幅裝裱的卷軸畫——唐卡才算完成。繪畫唐卡藏語稱止唐,一般是在布上畫的,也有在絹上畫的,用顏色區別的有彩色唐卡、黑底描金的黑唐卡、朱砂底描金的紅唐卡和金底上用朱砂描繪的金唐卡等,還有用材料區別的由各種綢緞剪貼的堆繡唐卡、織錦唐卡、緙絲唐卡、刺繡唐卡,此外還有用珍珠串綴而成的唐卡、在皮革上繪制的唐卡等。
珍珠唐卡極為罕見。西藏乃東昌珠寺內保存著一幅“觀音憩息圖”最為著名。這幅唐卡是元末明初由乃東王后出資制作。唐卡長2米,寬1.2米,共用珍珠29029顆,鑲嵌鉆石1顆,紅寶石2顆,藍寶石1顆,松石185顆,珊瑚1997顆,黃金15.5克,可算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唐卡了。
民國之前唐卡的繪畫都是師徒相授,向無外傳,形成很多繪畫流派,比如門唐派、欽孜派和葛赤派,這也是唐卡的神秘處之一。按照區域,根據唐卡的繪制風格分"前藏唐卡"與"后藏唐卡",前者以肖像聞名,構圖嚴謹,筆力精細,善于通過色彩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后者吸收了尼泊爾、印度的外來因素,主尊人物過小,周邊陪襯人物過多,在造型、布局和施色諸方面都帶有濃郁的外來風格。在近年拍賣會上,前藏唐卡的價格明顯后高于后藏唐卡。
一副唐卡完成后,大多送到寺廟殿堂供奉,懸掛在廳堂里的空隙間,如同掛起一道道的簾布,在四周壁畫和雕梁之間,懸于繡簾、畫幢、披掛、傘幢之列,燦燦金燈,裊裊高香,煙霧迷蒙,唐卡飄飄,頓時感到金剛、女神們在天堂里飛來飛去,而產生神奇印象,頓生虔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