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jīng) > 收藏 > 正文
“白玉壺”并非是用細膩而有光澤的礦石經(jīng)雕刻制成的茶具,而是專為著名作家白樺與書畫大師黃永玉先生特制的一款紫砂壺壺名。
壺藝家談桃林欲予黃永玉先生制壺的設想早已有之,但始終沒找到機會。他沒想到在創(chuàng)意“白樺壺”時,一款連結著白樺與黃永玉友情的“白玉壺”會隨之而來,意外地了卻了一樁心事。一次,談桃林上白樺家談壺事,書房里,他與白樺先生邊聊邊欣賞著墻上張掛的書畫,有吳作人的“黑鵝戲水圖”,黃胄的“毛驢放養(yǎng)圖”……這時,一幅“貓頭鷹圖”使之眼睛一亮,這不是在“文革”中遭受批判的那幅“黑名畫”嗎?白樺見此就說起了畫作的來歷。在粉碎“四人幫”后的首個元宵節(jié),白樺上北京看望尚未“解放”的黃永玉,久別重逢,正相談甚歡時,裱畫師上門來送畫,來人進屋后將裹畫的包裝紙拆開揉作一團隨手扔在地上,黃先生忙彎腰拾起,在小桌上將紙攤開,接著,研墨開筆,不多時,一只栩栩如生的貓頭鷹躍然紙上……白樺如獲至寶,返家請人把畫作破損之處修補好后裝入鏡框。
談桃林在設計“白玉壺”樣稿時,發(fā)現(xiàn)此作與記憶中的那只貓頭鷹有所不同,后得知,黃永玉為那幅一眼開一眼閉的“貓頭鷹圖”吃盡了苦頭。那是1974年初,“四人幫”干將姚文元策劃了一場批“黑畫”鬧劇,同年2月15日還在北京舉辦了一個“黑畫展”,以中國美院為重點,這幅眼開眼閉的“貓頭鷹圖”被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畫,并列為“黑畫展覽會”的榜首,還派人到上海整黃永玉的黑材料,稱黃畫了一張圖畫,在一只鳥的眼圈上有12個白點,很像國民黨的青天白日。還說,黃在上海專門找了一位老畫家,要了一幅有麻雀的畫,黃要求畫很多麻雀,這在影射1958年打麻雀運動……
云開日出,黃永玉看到禍國殃民的“四人幫”被推上歷史的審判臺,難掩心中之喜,連他筆下的貓頭鷹也通人性般地把雙眼睜得大大的,注視著遠方,好似在告誡人們:記住歷史,不讓悲劇重演!此后,白樺每年都能得到黃先生的贈畫,但最為看重的還是這幅“貓頭鷹圖”。30多年來,將它張掛在自己的書桌旁,白樺把它視為友情,更視作是一種鞭策,在這雙明察秋毫的“大眼睛”的注視下豈敢懈怠,他天天如老農(nóng)般地在文學園地里埋頭耕作,不僅創(chuàng)作小說、詩歌,還涉足散文、雜文、影視等文體,先后創(chuàng)作出《曙光》、《苦戀》、《今夜星光燦爛》等大批令讀者、觀眾喜愛的佳作。當談桃林請他在壺上題款時,白樺不假思索地揮毫寫下了“目光如炬”四個大字。
談桃林特意將“白玉壺”設計成“緣福型”,壺體好似彌勒佛袒露著的胸腹,量大腹大,意為喜逢盛世,后福無量,同時,也表達設計者與“貓頭鷹圖”有緣相牽的吉利之意。此壺由江蘇省陶瓷研究所高級工藝師黃麗萍手制,壺身豐滿、勻稱。壺正面的“貓頭鷹圖”由龍窯陶刻傳人許建平所刻,配以另面的“目光如炬”手跡,兩相映襯,相得益彰。
“白玉壺”取材于優(yōu)質(zhì)的紫泥,手感如白玉般溫潤,并天然地呈現(xiàn)出一種亞光,讓人賞心悅目。此壺雖非美玉制成,但凝聚在“白玉壺”上的文化內(nèi)涵遠比晶瑩剔透的美玉要深邃得多,豐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