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擱是專門用來擱置毛筆的,又稱筆擱、筆架、筆枕、筆山等。臂擱,曾經是極具觀賞和實用價值的文案用具,可如今很多人卻不知道它為何物,有什么用途。隨著文房用品收藏熱的升溫,臂擱也逐漸浮出水面,并成為拍賣場上藏家競逐的新寵。
臂擱的出現與古人的書寫用具和書寫方式有著密切關系。過去,人們用的是毛筆,書寫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會沾到墨漬。明代時,聰明的文人們發明了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臂擱。除了能夠防止墨漬沾在衣袖上外,文人們墊著臂擱書寫時,也會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別是抄寫小字體時。據聞,古代科舉考試時,為防舞弊,考生試卷都是由相關人員謄寫,十幾份試卷抄寫下來手臂酸累不堪,而有了臂擱的幫助就輕松多了。因此,臂擱也稱腕枕。臂擱的其他用途就是用于架筆,防止墨漬污染桌面。
如今,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逐年升溫,臂擱的行情也是穩中有升。2006年,北京翰海拍賣了一件清代象牙“竹林七賢”臂擱,成交價21萬元;2007年,一件清雍正仿哥窯釉臂擱以49.7萬元成交;2008年,一件清淺刻竹紋臂擱以56.7萬元成交。
明清名家臂擱須重點關注
張希黃,明代著名竹雕大師,首創了“留青”雕刻技法,工藝絕倫。據了解,他的傳世真跡作品不會超過20件,目前已知的留青臂擱僅三件,一件是藏于上海博物館的“山窗竹影”竹臂擱,另一件是藏于臺北鴻禧博物館的“黃鶴書屋”竹臂擱,還有就是去年嘉德以165萬元成交的“野渡橫舟”臂擱。
臂擱的材質很多,有竹子、黃楊木、紫檀、紫砂、紅木、象牙等,其中以竹雕的最為常見。竹臂擱一般都是用一節竹子剖開制成,長度30厘米左右,寬度大約為8厘米。從材質上說,象牙的肯定比竹雕的值錢,但如果是名家雕刻的竹臂擱,價值也會不菲。明清兩代的竹刻工藝發展極盛,幾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值得關注:如以朱氏祖孫三人朱松鄰、朱小松、朱三松為代表的嘉定派竹刻,清代很多竹雕都沿用了這種技法;以濮仲謙為代表的金陵派,他刻的《滾馬圖》可以說是件國寶,一個胡人牽著一匹馬,那馬在地上打滾,要起來卻還沒有起來的樣子,神態動人,刻者攫取了這匹馬瞬間的精彩;明末“留青”圣手張希黃所刻臂擱,浮凸有致;清道光年間的名家周子巖,師從王原祁等書畫大師學過繪畫,本身就有這方面的功底,在臂擱竹刻方面也頗有建樹。
判斷一件臂擱作品的藝術價值,主要看它是不是栩栩如生,即便是“梅蘭竹菊”這樣大眾的題材,各位名家的感受也不盡相同,表現的力度、心中的情懷、雕刻的技藝都可能造就出不一樣的作品。
臂擱收藏行情看漲
“我在某藏市花1600元買過一個竹雕臂擱,上面刻著一朵荷花和一只蜻蜓,背面有字,當時買的時候天色已晚,黑燈瞎火中以為是清朝的,也沒仔細看就掏了錢,回到家拿到燈下仔細觀瞧,一眼就看出不對來了,再離近一聞,一股皮鞋油味兒。后來我才知道,這件東西用的是四川的老竹子仿的。三峽工程動工前,搬遷了許多人家,因好多房子都是用竹子建的,當地人便就地取材,砍下來哪個都是老筆筒、老臂擱,那段時間進來了一大批那樣的東西。”一位藏家講述他的打眼經歷。
對于初涉臂擱的收藏者,專家建議其可先從民國一些有名頭的雕刻家的作品開始收藏。民國時期臂擱的價位大約在1萬~3萬元之間;清代中期一般的也得十幾萬元,如果是大家制品,比如周子巖的,那都得幾十萬元,甚至更高;明代大家的作品,比如張希黃的,估價都得在80萬~100萬元。藏家在買東西時,還要警惕那些滿嘴故事的賣家,什么祖傳的,哪兒挖出來的,編得越傳奇越可能有問題。
“1995年一家拍賣公司拍過一件竹雕臂擱,當時拍了5萬元,很驚人,好多人不理解,一個竹片值那么多錢?前幾年又拿出來拍,我記得拍了50多萬元。”藏界人士李先生回憶道。竹刻臂擱稀少,這與它的保存不易有關。南方的竹子拿到北方來容易開裂。還有就是人為破壞,在使用過程中磕了、掉地上了等,都會造成這件文房用品的徹底毀損。一件距今400多年的明代臂擱保存至今,是相當不容易的。故此專家預言,臂擱未來行情有望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