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際博物館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的化石鑒賞會吸引了眾多民間化石收藏者,“之前就接觸過一些化石藏家,我們因此萌發了成立俱樂部的念頭,讓大家一起交流收藏經驗、提高鑒賞水平。”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馮偉民介紹,自3月6日成立以來,俱樂部已有100多名成員,最小的只有七八歲,還在讀一年級。俱樂部除開展講座、展覽、鑒賞外,還組織了3次野外考察,普及化石知識。
“兩次在湯山,一次在句容東昌鎮。”葉霄煜告訴筆者,化石收藏門檻較高,需要專業背景,如今在專家指導下,他對湯山、巢湖、句容等地地質層也“略知一二”。
另一位藏家曹陽給筆者展示了他的最新收獲——幾枚裂齒魚化石。化石包在“結核石”中,外表看和普通石頭沒兩樣,但用地質錘剖開“結核石”,會發現里面有一層“薄薄的夾心餅干狀”裂齒魚化石,非常精美,“裂齒魚是鱈魚的一種,距今約2億年。”他說。
大自然也會“作假”
“化石也有假。”從小酷愛奇石的曹陽,收藏魚類、貝類、珊瑚等百余件化石。有次他看到一種“花樹化石”——巖石上有清晰的植物花紋,“不過經專家辨認,這并非化石,因為缺乏植物應有的結構,‘花紋’是礦物質沉積巖印上去的。”
筆者了解到,和大自然開的“玩笑”相比,古玩奇石市場上真假難辨的化石則讓藏家窩心不已。林先生在各地古玩市場買回的蜻蜓化石、鸚鵡嘴龍化石等幾十枚,多數是假的,“鸚鵡嘴龍化石后來居然散了架,原來是粘上去的!”
古玩鑒定家周道祥告訴筆者,其實早在明清時期,人們就根據化石采集片塊狀大小,制成印泥盒、硯臺、鎮紙、插屏和花盆等造型的文房用具及工藝品,尤其作為文房辦公用具的印泥盒、私人印章等,具有印泥色澤保鮮、避邪祛災等功效。這些年隨著民間化石收藏熱的興起,珍品化石價格連番暴漲,造假也日益猖獗。他就見到過多種假化石,“有的是普通化石經人為雕刻,冒稱‘始祖鳥’或珍貴魚類;還有把不同化石移花接木拼湊成新造型。”
民間收藏成科研有效補充
“可別小看民間收藏的化石,有時會對科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馮偉民告訴筆者,“鳥起源于恐龍”的假說,就是從遼寧一位農民收藏的龍鳥化石研究而來的,“還在國際上掀起了一陣研究熱潮。”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辦了4屆化石鑒賞活動,馮偉民感覺市民收藏熱情一年比一年高。今年鑒賞寶物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雨花石化石。“有位藏家帶來多枚雨花石,里面有珊瑚等化石,很奇特。”馮偉民說,雨花石化石不僅極富觀賞和收藏價值,對研究長江河流發育也有重要意義。
馮偉民告訴筆者,投資收藏古生物化石,在國外已風行幾百年,而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的收藏愛好者多數是地礦工作者,民間收藏還屬小眾。“化石資源太豐富了,收藏、擁有并不是目的,關鍵是通過考察、學習,去了解化石知識、品味化石文化,感受時間積淀所帶來的美感。”馮偉民說。
除熱衷戶外考察的“化石收藏族”外,南京還活躍著一群“瓷片族”,由知識分子、公司白領、普通市民、高校學生等組成,專門搜集各種殘缺瓷片。在南京的河床沿岸、施工工地、郊外田野,你總能發現“瓷片族”的身影。
“完整器物來之不易,但陶瓷碎片隨處可見。”資深“瓷片族”李紹斌告訴筆者,瓷片上蘊含的豐富圖案、歷史知識讓人受益匪淺,不少“瓷片族”正是憑著淘來成千上萬枚瓷片,才練就一雙古玩鑒定的“火眼金睛”。
“瓷片族”還推動了考古進展。據悉,前些年明故宮遺址玉帶河西側興建黃埔廣場時,一位瓷友揀到一批白色瓷片,發現一枚寫著鐵紅色“賞賜”的字樣,他報告給南博專家。南博派發掘隊在該地起獲大量文物,后考古發現,這是朱元璋為開國功臣特制的。
1996年南京古陶瓷研究會成立,“瓷片族”有了自己的組織,每年都舉行瓷友聚會、學術探討、標本展覽,還到各地窯址實地考察。如今,鎮江、徐州、無錫、揚州等地藏家也紛紛加入。
“瓷片族”
成獨特一景
上周五一大早,葉霄煜給筆者發來短信“明天有大雨,科考行動取消”——這次“行動”,指的是去湯山考察古生代地層、研究珊瑚化石。
成立于兩個月前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化石愛好者俱樂部擁有百余名化石迷,葉霄煜是其中之一。俱樂部之前組織的3次野外考察,他場場不落,“品味化石文化,遠比收藏一兩枚化石更重要。”葉霄煜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