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掉別墅送文物回國
“太太,有一件事情我對你隱瞞了10年……”1991年,趙泰來對妻子阿芳說,“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們家的那些破銅爛鐵能買下英國的一個小鎮。”妻子異常平靜:“這個我早就知道。再寶貴的財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一生只想和你做平民夫妻。”阿芳的話震撼了趙泰來,這也是10年來他日思夜想的。“為了遺產,姨媽奉獻了一生;為了遺產,我們這么大的家從來沒請過一個工人,總怕別人偷。每天精神緊張,失去了平靜的生活。”
1991年,趙泰來正式決定捐出文物。“家里好多人都不同意,但我有我的想法。這些東西我要是把一件好的給了哥哥,差一點的給了弟弟,他們兩個會有矛盾。我覺得還是給老百姓好,老百姓看,你們也一樣看,這是最公平的。”
趙泰來認為,藝術品是世界遺產,由國家派專業人員管理,既安全又有意義。“如果自己留著賣錢,用不完,有什么用途?我從來不穿一件名牌,連車都不買,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性格不同,我希望推廣文化、教育。”
趙泰來沒有想到,捐贈的過程異常艱難。為了把這些文物運送回國,他甚至賣掉了倫敦的4處別墅當作路費。1995年后,趙泰來陸續向廣州藝術博物院捐贈文物達4.7萬余件。首批捐給廣州藝博院的文物中,單是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有約150件。他捐贈的西藏唐卡,其質量、品級僅次于拉薩布達拉宮的收藏。1998年開始,趙泰來陸續將1萬余件珍貴的陶器、銅器、古舊書畫、玉石器等捐贈給廣州番禺寶墨園,其中不乏金縷玉衣、春秋戰國時期的“王子午鼎”等珍貴文物。
很多人都難以理解,是什么信念支撐著趙泰來完成這項事業。趙泰來說,經歷過“文革”之后,他深刻體會到“民眾缺少理智的行為與文化素養有關。要讓國家富強,就必須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趙泰來的生活一向儉樸。“做人心胸要開闊。我就看不慣一些人建房子,總想比別人的高,比別人的大。這種心態非常不好。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他最大的夢想是背上背囊,周游世界。“人要知足常樂,生活平平淡淡就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