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收藏 > 2008秋拍大戲開幕 > 正文
明代中期 銅鎏金大勢至菩薩
金銅佛像——展現宗教雕塑藝術瑰寶
本季秋拍,翰海將推出兩個宗教造像專場,一為“大勢至—中華宗教雕塑藝術瑰寶”專場,另一為“善樂之邦—金銅佛像”專場。
“善樂之邦—金銅佛像”延續翰海佛像專拍傳統風格,以藏傳造像為主,收錄百余件不同時期,來自西藏地區、蒙古地區及北京地區帶有漢藏風格的造像。西藏地區造像亮點較多,14世紀 “黃銅嵌銀嵌紅銅釋迦牟尼造像”為主推拍品。釋尊鴨蛋形圓臉,面部泥金,造型端正,包漿肥潤,為典型的14世紀藏西地區造像。此類造像在內地市場中當為首次出現,本件更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蒙古地區造像,一件高達110厘米的白度母造像,通體鎏金,多處高浮雕嵌寶石,極為華麗富貴。主尊白度母造像真人大小,現年輕少女相,極為寫實。造像為清代雍正時期多倫造辦處為多倫地區皇家寺廟所鑄造,體格較大,非常罕見。
明清宮廷造像中,“明永樂 銅鎏金增祿佛母” 保存完整,造型優雅。佛母為一面二臂造型,右手持谷穗,左手作與愿印,右腳呈右舒相,踏蓮花而坐。造像比例協調,略微彎曲的身體、流暢的輪廓線,富有彈性的雙乳和自然的束腰,展現女性特有的柔美、朝氣。尤其是低垂的雙目、圓潤的面部和充滿神秘笑意嘴唇的塑造,流瀉出一片甜美的自然主義風格,極為傳神。造像通體鎏金,精致、簡潔、大方的飾物、蓮瓣和圓潤、自然的肌膚,光彩照人,富麗華美。整件作品的造型、風格和澆鑄幾乎將明代宮廷造像的特點展現無遺。蓮座鐫刻有“大明永樂年施”六字銘文,是一件十分開門的永樂造像。
西藏布達拉宮珍藏有兩件左手持法器的六臂造像,分別鐫有“大明永樂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見施羅德,《西藏佛教造像》,卷二,香港,2001年,圖版365A-B和360A-C)。本尊與布達拉宮同類造像相比,除手臂和法器造型不同,顯然如出一轍。此外,專場還上拍有一件明代永樂“銅鎏金釋迦牟尼造像”,同樣為永樂宮廷的經典之作。
清代宮廷造像,清乾隆 “銅鎏金釋迦牟尼造像”,造型端莊,鎏金及泥金部分保存完好,品相極佳,是一件來自乾隆宮廷的造像極品。本尊造像的細節部分,在至今仍保存于故宮的清乾隆四十二年釋迦牟尼唐卡中有清晰的表現。多件清乾隆六品佛樓造像中,“銅泥金最能散鹿菩薩”,做工精細,形制規整,為典型的六品佛樓造像。本場還包含多件清代乾隆造辦處仿西藏早期造像。
高古造像部分,公元七世紀的釋迦牟尼說法造像,由主尊和鑄有左右二脅侍的背光組成,青銅質(梵銅琍瑪)。主佛、左右脅侍與獅子金剛力士雙眼和白毫均鑲嵌白銀,這是克什米爾常用的裝飾手法。此種克什米爾早期銅質原作造像,除西藏布達拉宮館藏及近年新疆于闐佛寺遺址出土的幾尊外,存世量極少,且背光大多遺失。歷來是世界各大博物館和大機構競相追逐的熱點。
近年來,藏傳佛像因受到國際市場的追捧,價格普漲。而漢傳佛像的價值一直沒有得到充分認識和開發,甚至被低估。漢傳佛像在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本季秋拍,翰海首推以中原地區銅鑄造像為主的“大勢至—中華宗教雕塑藝術瑰寶”專場,收錄70余件頂尖級中原地區造像,融合釋、道、儒三家經典造像。
明代“銅漆金西方三圣佛造像”,共有三尊,主尊阿彌陀佛,居中央位置,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分居主尊左右,是主尊的兩大脅侍菩薩。此三尊是佛教宣稱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主要神祗,他們共同負責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稱“西方三圣”。 這組造像高度均在80厘米左右,如此體量造像在目前國內外藝術品市場均屬于體量較大的一類,無論作為藝術品展示還是居家設堂供奉都有一定的氣勢和感染力。尤為難得的是,三尊像幾乎沒有殘損,保存了完好的歷史舊貌,堪稱一流的品相、一流的品種。據我們初步調查,在目前國內外藝術品市場上,如此完好品相、完美組合而又如此大體量的西方三圣像尚屬首次面世,是難得的稀世珍品。
“宋/元 青銅地藏王菩薩造像”,高81厘米,原為德國南方收藏家收藏,其后輾轉流傳,并多次現身拍場,其出處及流傳過程均有明確記載。此件青銅造像與山東省濟南市長清縣的靈巖寺千佛殿中的彩繪羅漢雕塑風格極似,古代匠師們大膽地采用寫實風格,不但形體、比例、相貌與真人維妙維肖,血脈、筋骨也清晰可見,完全符合人體解剖學。地藏王菩薩袈裟衣飾貼體利落,對袈裟線條的曲直、角度的轉折,光線的明暗都注意到剛柔相濟和虛實對比,甚至透過袈裟可以體察到人體的血肉。
地藏王菩薩全跏趺而坐,袈裟流線自然,自然垂落,尤如曹衣出水,極為寫實。此外,袈裟的細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袈裟左上角帶鉤及打結處的來龍去脈和結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盡管地藏王菩薩端坐于座椅(已佚,宋元時期銅多為木座)之上,腰板挺直,超乎常人,給人一種莊嚴之感。但通過對地藏王菩薩肢體語言的刻劃,竟無一絲單調的感覺。在創作中,工匠們摒棄了宗教作品一貫唯我獨尊的冷漠,對地藏王菩薩的性格刻畫入微。地藏王菩薩超越凡人的神格在菩薩的面相上表達到了極致。菩薩現羅漢像,面相方圓,為成年男子相貌,眉間現微微凸起白毫,直鼻高挺,雙唇含笑,極為寫實,給人一種超越凡人的親切感。
明代中期“銅鎏金大勢至菩薩”征自歐洲著名藏家,造像高80厘米,估價待詢。本尊造像用料極精,為多重貴金屬合金銅鑄造,比例精準,體格宏大,做工細膩傳神,,當為明代中期漢地造像中的極品。雖然下面的蓮花寶座已佚,但主尊已達80厘米,可以想見,供奉的寺廟大殿之宏大,規格之高。
高古佛造像同樣有經典之作,北魏“青銅釋迦牟尼說法像”,高24.4厘米,原為日本出光博物館舊藏。此外,還有一組北魏飛天造像,體格較大,亦為罕見之作。
道教造像部分,主推明代中期“銅鎏金真武大帝造像”,造像通體鎏金,雙腳下垂,正襟危坐。長發披于腦后,下頷垂下一縷長須,為此尊形象的重要標志。面形方正,雙目低垂,神態寧靜。身著長袍,胸護鎧甲,衣紋寫實流暢。腹部刻有四爪蒼龍,衣緣亦刻畫龍紋及纏枝蓮紋。右手撫膝,左手置左膝結印。元明兩代,中原地區造像技藝更加成熟,尤其是道教造像,在原有中原造像基礎上,吸收西藏等地佛教造像技巧,造像比例更為精準,做工更為精細,更具神韻,形成一種獨立的具像化造像風格。明中期“銅鎏金真武大帝造像”,體格較大,造型端莊,做工精細,富麗堂皇,品相完好。整件作品更流露出一種高于凡人、只有神明才有的神韻,是一件精美絕侖,極為罕見的明代道教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