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藏家瞄準日韓當代藝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11:29 北京商報
繼中國當代藝術整體進入“天價期”后,包括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國的當代藝術品也開始集體進入熱銷期。5月24日,香港佳士得推出的“亞洲當代藝術夜場”成交火爆,包括日韓及東南亞等地區藝術品在內的總成交額為30151.48萬元,成交率為94%。購買這些國家當代藝術的熱潮的確在不斷涌現,但這是否意味著日韓等國當代藝術市場已全面啟動?價格快速攀升的背后是否是下一個“天價做局”的投資陷阱?在真實與騙局之間,買家該如何分辨? 中國資金流向日韓 “這幾年我先后買進的日本當代藝術作品有300多件,油畫、裝置、照片、錄像都有。”在北京的收藏圈里,黃燎原及合伙人張銳大量購日本作品早已不是新鮮事了,現在畫廊老板黃燎原告訴記者,他對日本當代藝術的興趣并不始于去年上半年價格提升時。他購買的理由是,與在亞洲當代藝術中異軍突起的中國作品相比,日本和亞洲其他國家作品的價格要低很多,但大牌藝術家的水準并不差,那么有投資覺悟的人自然會關注這個投資方向。他們買的多是年輕藝術家作品,在亞洲范圍內做橫向比較,中國年輕藝術家作品價格是最貴的,張銳本身也是國內最重要的收藏家,在目前國內當代藝術價格虛高的狀況下,他自然會尋找性價比更高的收藏品。這也是中國資金近年來先后流向東南亞和日本的重要原因,黃燎原還表示,在剛剛結束的巴塞爾畫廊博覽會上,沒能趕上買到某些心儀的日本藝術作品是挺遺憾的。 但北京的收藏圈里,除了黃燎原、張銳外,還沒有人高調在收購日本作品,現在有多少中國資金進入日本市場還不好判斷。 西方藏家未涉及東南亞藝術 CIGE畫廊博覽會媒體經理尤洋則表示,雖然目前還看不到中國資金對日本藝術市場的明顯影響,但中國資金的介入對東南亞當地藝術品價格確實產生了很大影響。如索卡藝術去年4月做了內地第一個當代東南亞藝術展,帶動了一批內地藏家購買。時隔一年,這些東南亞藝術品價格上升了七八倍,等于是中國的資金迅速給當地藝術市場注射了催化劑,使其呈現出類似中國藝術市場迅猛發展的一種跡象。尤洋說,今年4月參加北京CIGE畫廊博覽會的有8家東南亞畫廊,其中完全經營東南亞藝術的有四到五家,銷售不錯,有一家賣光了。索卡的6個展位中有一半做東南亞藝術,有2個藝術家全部賣光,另一個賣掉80%,中國內地和東南亞買家大約各占一半。但他發現,西方藏家涉及東南亞藝術的相對還很少。 今年,亞洲內部幾國藝術品流通的信號更加明顯了,如保利今年秋拍決定與韓國最大的拍賣行聯手做,韓國拍賣行希望吸引更多中國內地藏家購買其藝術品。 日本當代藝術市場并未崛起 曾旅日多年的藝術評論家方振寧對日本藝術狀況十分熟悉,他認為,由于藝術品價格增長取決于經濟環境,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經濟下滑后,其藝術品價格當然也不可能快速增長。現在由于經濟并沒有明顯抬頭,日本當代藝術市場崛起不了。 他說,全世界藝術市場中中國增長是最快的,日本當代藝術相對顯得太低了,作為投機者當然要把低價位抬上來,之所以出現日韓藝術熱潮的原因就在于此,其價格上漲是因為周邊地區的發展,市場如果運作得比較快,必然有投機家在起作用。日韓的作品如果本國人不捧,而華人成為主要購買群體,那這種現象本身當然存在炒作的因素。 亞洲藝術焦點在中國、印度 據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館長沈其斌介紹,現在日韓藝術品進軍上海的勢頭也比較迅猛,上海有旅日經歷的人及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人、韓國人數量都很多,上海與日本藝術界的互動更加明顯。如日本最大的森美術館的上海分館已經落戶環球金融大廈,已進入到裝修階段。 直到去年上半年,在國際最大的拍賣專場上,中國作品仍占據亞洲當代藝術的絕對主流,日本、印度等國家的藝術品僅僅是陪襯。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這些作品價格有了較大幅度增長。亞洲拍賣市場相比之下是比較混亂的,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拍賣結果只是市場的風向標,并非學術風向標。看藝術品是否具有長久生命力,一方面要看藝術家本身的才華、技能,另外也要看藝術產生的大背景,從精神內涵和文化深度看,他認為亞洲藝術真正的焦點在中國和印度。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