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金紫玉 意會古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10:24 新民晚報
太湖之濱的古陽羨,因制陶歷史久遠和擁有豐富的陶土資源,而成為中國之陶都。其中又以含鐵質高、燒制后呈現團型結構的紫砂礦藏為原料制作的陶器最為著名,由于紫砂所具有的透氣利茶、造型美觀、潤澤如玉的特色,紫砂壺具久享“紫玉金砂”之名,更為歷代以來就為名人雅士所鐘愛。傳統的紫砂工藝,肇始于宋元、精善于明清、系統于民國,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隨著紫砂藝術為港臺人士的喜愛和推崇,紫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發展期。著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先生更是以其創作和制作方面的造詣,被譽為“百代壺公第一流”,代表了近代紫砂壺制作的最高水準。 我友龍文兄久居滬地,擅長書畫金石,早年曾拜海上著名金石大師朱復戡先生為師,多得大師真傳。既至齒長,又從事平面和裝飾設計多年。此君癡迷紫砂藝術廿余載,不但廣為納藏和研究古今名家壺藝作品,對紫砂器鑒賞和理解深厚,更于近年自尋名家合作,摹制古器、制作茗壺,加以改進,施金石篆刻。其制器拙雅奇趣,品位格調遠過于當前之一般紫砂工藝師矣!愛好紫砂人士每觀其之作品(見圖),便往往愛不釋手,有當年曼生壺、吾奇陶重生之思,實可謂雅士之癖,千古一心也。近來,他又進一步以自身金石造詣為切入點,創作了“中國傳統文化”紫砂系列作品,在紫砂收藏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以新近創作的“龍鳳饕餮對壺”為例,作者選用黃龍源陳杰先生提供的黃龍山原礦本山綠泥為原料,以商周青銅器中的饕餮、夔龍、鳳鳥等紋飾元素為基礎,由壺藝名家、潘持平的高足范澤君先生,結合傳統全手工紫砂方器獨有的打泥片鑲接等工藝,制作出壺體并進行裝飾。此壺器形成形難度極大,整體方正古穆,嵌蓋嚴密平整,線條平整利索,流把平衡有度,裝飾華美典雅,體現了非常高的工藝美術水平,使人有一見驚艷的感覺。在紫砂器中施以此類青銅紋樣裝飾者:古有仲美、鳴遠等大師,惜其作品已如云中黃鶴,渺不可得;后有無錫路家一派,嘆其用泥常非紫砂,且賞器多壺具少;及至當代工手,以此類題材進行創作者就更是鳳毛麟角,難得一見了。龍文兄以一介“行外之人”,埋頭于創作,發愿制成如此之神品,上繼古人之意趣,后開風氣之先河,實在是紫砂藝術魅力常新的又一最好例證。 當代紫砂藝術大師徐漢棠先生在其文章中曾擔心近年紫砂藝術創作的貧乏道:“古人會哀憐我們的荒蕪,后人將嘲笑我們藝術語言的貧乏。”今觀此系列之作品,大師之憂可以釋然矣!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