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萬家基金鄒昱后,中信證券固收部執行總經理楊輝也被調查;所涉問題待明確,債市交易潛規則浮出水面
賈華斐 董云峰
這兩天的債市人心惶惶。包括銀行、券商和基金在內的一些機構人士都在擔心,他們的同事會不會也被請去“喝咖啡”。
對于鄒昱和楊輝來說,傳聞已經先于債券“變現”。“80后”鄒昱是萬家基金的基金經理,在《第一財經日報》昨天獨家報道其神秘辭職后,萬家基金昨晚給本報發來聲明,證實鄒昱因個人行為正在被公安部門調查。
作為中信證券(600030.SH,06030.HK)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的楊輝也已被調查。中信證券昨天向本報記者證實了該消息。
對于既往基金黑幕尚存記憶的投資者如今發現,債市的一些潛規則亦令人咋舌,比如為增加投資杠桿而操作的“代持養券”,以及禁止直接參與債券交易的丙類賬戶之謎。
盡管尚不確定中信證券、萬家基金等機構人士被調查之間是否有相關性,但不容爭議的是,經過近年爆發式增長的債市在交易方式不斷創新、發債主體復雜化的過程中,滋生出了更多的“灰色地帶”,其種種不合規的交易手法,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
北京一名債券市場人士稱,一旦監管層開始出手排查,幾乎是一查一個準。
楊輝其人
據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稱,大概從一個月前開始,楊輝就再也沒有去公司上班。據該人士稱,楊輝在公司任管理崗位,下屬有相關事務需要其簽字或請示,但發現楊輝手機從不接到關機,郵件也一直沒有回復。由此,中信證券內部已經開始流傳楊輝被公安機關帶走的消息。其他接近楊輝的人士也證實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中信證券回復本報稱,楊輝系因個人原因接受相關調查,未涉及公司,對具體情況不了解。
目前尚無確切消息顯示楊輝因何原因被調查。但有接近楊輝的人士稱,他系牽涉進了一個較大的案件,此案或為紀委層面重點督辦。另有人士稱,楊輝涉嫌利益輸送。
作為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的執行總經理,楊輝相當于該部門的“二把手”,負責部門的研究等相關工作,該職位權限主要在一級半市場。而在此之前,他曾擔任該部門的交易主管,該職位的權限則主要在二級市場。
目前尚不清楚楊輝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涉及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
不過,有兩名不同機構人士均對本報記者稱,楊輝的事情或與某家位于東部省份的股份制銀行有關,起因是該銀行在債券承銷環節涉及利益輸送。
作為2011年度全國金融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楊輝曾被樹立成“愛崗敬業、勤于學習、善于創新”的典型,由于對債券市場“深入的研究和準確的研判”,他還在2006年獲首屆銀行間市場“債市之星”稱號。他的部門2008年~2011年投資回報率達到了43%、5.5%、15%和5%。
中信證券年報顯示,2012年該公司固定收益業務債券做市交易量人民幣4.2萬億元,全市場排名第四,同業排名第一。
冀望監管升級
盡管被調查的時間晚于楊輝,但作為與諸多投資人密切相關的公募基金經理,萬家基金“80后”的投資總監鄒昱被查的消息昨日已在市場間引起震動,點燃了債市基金“地雷”。
在本報獨家報道鄒昱被查傳聞之際,15日晚,萬家基金回復本報稱,鄒昱目前因個人原因離職。昨晚,萬家基金又發聲明,證實鄒昱被警方調查,但稱其是因個人行為正在被公安部門調查。
鄒昱曾在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固定收益研究。過去兩年內,鄒昱的業績在同類基金中一直排名前列,是萬家基金十分重視的明星基金經理。但不少基金業人士認為,鄒昱的操作方式較為激進。
昨日,有其他基金公司被傳出固定收益部門出問題,但尚無權威信息證明有更多公司卷入。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昨日有公安部門人士前往某大型銀行的上海交易中心調查取證。該人士稱,所涉調查與這家在銀行間市場交易較為活躍的銀行本身無關,不確定是否與萬家基金或其他類機構有關。
另有個別銀行被傳出有相關人士被監管部門調查的消息,沒有得到核心人士的證實,而這些銀行中的不少人士在面對采訪時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
上述知情人士稱,已經有機構接受了監管部門的聯合調查,其中參與現場巡查和案件調查的除了行業監管部門還包括審計系統人士。
有銀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已經聽說央行將開始排查銀行間債市的消息。而深圳證監局等都已經向下轄的基金公司發送了風險提示,進一步要求各個部門對業務合規引起足夠重視。
灰色手法
有媒體報道稱,鄒昱因涉債券代持和利益輸送而被監管機構調查。
某券商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告訴本報,債券代持就是投資者想增加杠桿,但是受到約束,所以讓另一個還有杠桿空間的機構代為持有債券,到期給對方一個資金成本,自己保留其他收益。
如果代持時間較長、規模較大,則被稱為養券,這就是業內俗稱的“代持養券”。一家保險機構資產管理業務人士稱,在這個過程中,代持并且接受回扣的基金經理數量正在增加。
“代持養券”的操作手法和債券回購的類似,債券回購是指債券交易的雙方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由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
證監會2005年發布通知明確,除發生巨額贖回的情形外,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組合中,債券正回購的資金余額在每個交易日均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20%。而按照業內慣例,債券基金的這一回購上限是40%。
為了追求高杠桿進而獲得超越同行的收益,一些投資者往往游走于監管紅線之外,變相放大杠桿。
對于這類操作手法,一名基金公司交易員舉例稱,投資機構可以先買票面利率6%的債券,放在外面做代持,假如回購利率3%,只需給對方3.5%~4%的收益。而為了擴大自己的持倉量,上述投資者可能在“回購額度”已滿的情況下繼續買入債券,接著找機構代持,給予對方一定收益。
一名券商債券交易員也說,之前出問題的一些債券交易就存在表內挪表外,即涉及關聯的丙類賬戶。與代持相關的兩個概念除了丙類賬戶還有一級半市場。
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分甲、乙、丙三類,甲類多為商業銀行,乙類一般為信用社、基金、保險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丙類戶主要是非金融機構法人。丙類戶不能直接參與債券交易,只能通過甲類戶代理交易結算。
長期以來,丙類戶由于資金不多,其投資交易需要找機構墊資或代持。如果在銀行的默許下,丙類戶先拿券后付款,就可以當天拿券當天賣掉,然后把錢給銀行,賺取中間的價差,相當于“空手套白狼”。2011年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要求各家商業銀行暫停丙類戶墊資、無實際資金往來的撮合及代持三項業務。
而一級半市場,就是介于一級發行和二級流通的中間環節。在當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的發行利率往往高于二級市場收益率。追逐這樣的價差本身并不違規。但是,在分銷等環節中,存在大量的利益輸送的空間。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由于債券從發行到上市需要一段時間,承銷商為了規避市場波動風險,會拿出一部分債券給關系較好的機構,諸如丙類戶。如果某只企業債發行利率是6%,其二級收益率是6.2%,這樣該債券在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前,承銷商就擁有20個基點的超額收益。承銷商可以拿出部分債券給別的機構,以6.1%的價格,在債券上市前鎖定10個基點的收益。在去年以來的信用債牛市中,供不應求的局面導致一級半市場獲利幾乎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