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黃文濤,施同亮,楊曉磊
美國利率市場化源于經濟危機的推動。70年代石油危機后美國陷入了嚴重的滯脹狀態,Q條例下金融脫媒嚴重以致貨幣政策失靈。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起步于1970年,持續了16年。其具體影響包括:銀行存款和貸款增速下降;中小型銀行經營出現問題,破產銀行數大幅增加;銀行面對的利率風險增加。
日本利率市場化源于國債發行的改革。1973年經濟危機過后,日本經濟出現負增長,日本政府為刺激經濟而增加財政支出,并成為社會資金最主要的需求者,擴大國債規模成為日本政府最便利的選擇。國債發行規模擴大的直接后果便是金融市場的交易品種和規模得到了擴展。
韓國利率市場化是政府主導的漸進式改革,從1980年開始,1989年被迫重回管制:韓國經濟運行發生了質的變化,勞資糾紛增加,出口停滯,國際收支惡化,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通貨膨脹加劇。由此帶來金融上的連鎖反應是市場利率水平的大幅攀升。韓國改革過激,而所處環境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全球通脹、美元貶值、韓元加速升值。
智利利率市場化改革過激導致失敗,軍政府上臺后、進口替代和金融管制放松、內向型向外向型經濟轉變、高通
(微博)脹等。商業銀行自己決定其存貸款利率;大幅度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過快的市場化變革使資產組合日益惡化,而且為以后銀行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禍根。信貸急劇擴張,實際匯率的高估程度十分嚴重,造成對比索的投機活動較為猖獗。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和中國準備:經濟下行期是利改的重要時間窗口,利率市場化都是從長到短,從定到活改革;利率市場化激進式改革存在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下行促進銀行讓利,金融脫媒倒逼制度變革,貸款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利率市場化的限制:行政干預增加了改革壁壘,中國風險非市場化,銀行業壟斷嚴重,平臺債務泡沫限制。
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對經濟和金融:資金脫媒改善,金融風險緩釋,社會融資成本提高,利益格局變遷,信用體系重建,中國利率市場化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對銀行體系:經營風險加大,風險偏好上升,資產質量下降,息差和利潤下降趨勢,定存占比提高,存貸比例提高,經營模式分化,非息占比提高。對債券市場:一級市場上,貸款利率上升,推高一級市場發行利率。貸款利率提高,債券供給加大。存款利率推高利率品種發行利率,貸款利率推高信用品種發行利率。二級市場上,銀行成本上升,要求更高的債券收益率;銀行存貸比上升,配置需求減少;風險偏好上升,中低評級信用債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