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同時動用財政、貨幣,行業政策帶來了經濟形勢的一些變化。這些變化顯示了一些積極和正面的政策效應,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或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避免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我們注意到,銀行新增貸款大幅增加。1月份前20天銀行新增貸款增長9000億,全月可能突破1萬億,應該也是一個破記錄的水平。從積極的方面解讀,從總量上來說,年初大規模的投資增長,對全年的經濟增長從投資的角度,無疑是奠定數量上的基礎。銀行系統能夠如此迅速回應政府宏觀調控的政策,大規模調動資金配套財政投入,顯示了金融體系的調整的彈性,也顯示了經濟體系的調整的彈性。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是走出這一輪經濟困境的重要保證。相比較美國,歐洲的金融體系幾近癱瘓的局面,中國金融系統在恢復經濟增長中充分顯示了活力。
但是有必要注意,1月份銀行新增貸款的大幅增加并不完全意味著經濟下滑態勢的根本改變。還有很多必須密切注意的變化,政策可能也需要不斷的調整。
首先,銀行新增貸款不可能全年保持這個水平。從規律上來看,在2008年年初實施的季度信貸額度管理之前,銀行一直都是前半年完成全年的新增貸款額度的80%-90%。2007年12說新增貸款負增長。主要原因是,從供給的角度,第一,銀行的信貸額度沒有了;第二,年底信貸對全年的信貸收益貢獻太小,沒有信貸繼續擴張的動力。從需求的角度,第三,企業投資,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也主要在上半年到位,才能對全年的生產,經營過程發揮作用;第四,雖然今年有些特殊,政府增加投入,可投資的新開工的項目增加,銀行,特別是大銀行可選擇的投資機會增加,這導致今年第一個月新增貸款的水平達到歷年之最。但是為拉動經濟啟動的項目,也是在上半年基本都要大規模的投入,才能在全年經濟增長上體現出來。所以今年上半年可能延續新增貸款的增長態勢。但從全年的角度,可能還會恢復過去前高后低的規律。
其次,銀行突發式的大規模信貸增加,帶來將來壞賬增加的擔心。這種主要是配套政府項目的信貸,有極大政策性因素。對項目的審核、風險的評估,收益和還貸能力的分析,是否嚴格的操作,是否會帶來不良資產率的上升,帶來銀行體系的不穩定,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政策性新
增貸款的大幅增加伴隨的低投資效率,是銀行體系不可忽視的隱憂。利率的連續下調,也使銀行的信貸收益率下降,影響銀行以后,甚至明年的穩健運行。
更重要的是,銀行新增貸款,哪怕今年創記錄地突破5萬億,甚至更高,也不能說經濟增長恢復得到保證。有三個問題要注意。第一個問題,是否有乘數效應。如果這只是一個靜態數字,只是一個“存量”概念,資金的周轉不是很活躍,不能產生乘數效應,說明經濟沒有恢復活力。第二個問題,是否拉動民間投資。如果銀行貸款把有收益的投資機會搶占,產生對民間資本地排斥作用,沒有拉動民間投資,這對恢復經濟的活力,對保8%增長,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要保8%的增長,總的固定資產投資水平至少要達到15萬億。僅靠銀行的信貸,顯然不可能達到15萬億的投資規模。但是在經濟下滑期間,企業利潤下降,民間投資審慎。否則,空前規模的銀行的新增貸款的“孤軍作戰”對經濟拉動仍然是“
杯水車薪”。第三個問題,新增貸款是否給中小企業貸款。在沒有詳細信息和資料披露之前,我們只是一個從規模上的判斷。20天之內9000億新增貸款的發放,相信不會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扶植中小企業從保增長、保就業的角度,是這一輪恢復經濟所依靠的一個關鍵的部分。希望前半年的銀行新增貸款的快速增長中,特別注意增加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比例。
另外,要關注如此大的信貸投資規模,創造多少就業機會。這一點是銀行信貸規模增長,是否是經濟復蘇的信號的一個主要指標。
最近長期債券市場收益率開始走高,應該是對通脹的擔心。對通脹的擔心來自于當前寬松的貨幣政策,包括新增貸款的大規模增加,利率的不斷下調,貨幣供應總量的增長等等。實證研究證明,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長育通貨膨脹出現一般有2-3年的時間。所以通脹的擔心應該發身在經濟開始復蘇以后,而不是今年。為了防止高通脹卷土重來,明年下半年,要特別注意政策的調整。
對于當前的信貸信息,我們應該有一些深度的分析,更準確把握形勢的變化和政策的影響,抓住危機中的機遇。
(作者系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