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市連續寬幅調整
□本報記者 張曙東 上海報道
4日,債券市場繼續寬幅調整,交易所債券指數放量下跌超過0.2%,銀行間債市同樣下跌,中期品種跌幅尤大。
分析人士表示,導致近期債市寬幅震蕩的主要因素有:信貸持續井噴、股市回暖、基金等投資者調倉、實體經濟提前好轉預期、近期降息預期落空等等,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雷人”的信貸數據。但有分析師稱,尚不能僅憑當前調整斷定債券牛市已結束。
債市跌聲一片
繼上日創出2005年11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后,4日上證國債指數再次下跌0.22%,盤中最大跌幅達到0.32%,60日均線也告破。該指數上次跌破該均線還是去年7月初,不過當時經過1個多月的盤整后開始瘋狂拉升。4日上交所國債成交繼續放大至14.21億元。上證企債指數同樣下跌,跌幅達0.29%,成分個券成交額環比增加81%至13.63億元。從盤面上看,成交相對活躍的國債中,中長期品種跌幅仍然較大,如010107近兩日分別下跌1.53%和1.34%,010303分別下跌1.23%和1.33%,短期品種也以下跌居多;信用債中,龍頭品種08江銅債成交2.25億元,下跌1.39%。
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樣如此。最近幾個交易日中,市場成員對關鍵期限品種的雙邊報價收益率不斷上揚(反映債市下跌),其中尤以中期品種為甚,短期品種則相對穩定。中債收益率曲線顯示,銀行間市場3年期國債和金融債收益率分別較上日上漲17.74個基點,5年期漲幅也在10個基點以上,上述收益率較上月末漲幅也多在30個基點以上。
尚不足扭轉牛市格局
從主要的市場評論來看,近幾個交易日債市的寬幅調整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幾個因素:信貸市場活躍程度遠超預期,中國證券報4日報道,1月份新增信貸規模有望突破1.2萬億,同比增速將創下歷年之最;在一攬子措施刺激下,實體經濟可能提前好轉,如發電量、水泥等實物先行指標也開始啟穩回升,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份PMI由去年12月份的41.2反彈至45.3;A股市場持續回落,上證綜指春節后3個交易日放量上漲,累計漲幅達到5.88%;部分投資者如基金等或獲利離場、或不再看好債市,繼續調整資產配置比例。還有分析人士認為,春節前兩周,市場猜測春節前后央行會啟動新一輪降息,但時至今日,預期落空打擊了投資者信心。
仔細分析上述因素,其中最為核心的因素還在于銀行信貸持續井噴。債市本輪調整起源于1月中上旬,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去年12月份的貨幣信貸數據好于預期。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銀行信貸持續井噴將給債市帶來以下幾個不利影響:信貸增加導致流動性寬松,提高權益類資產的吸引力,股債“蹺蹺板”效應將降低債券的投資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信貸持續增加可能使得經濟基本面提前好轉,從而動搖債券牛市的根基;而且信貸大幅增加有可能增加擠壓銀行用于債投資的資金規模。
然而,有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債券市場情緒可能過于悲觀。市場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銀行類投資者中除了外資行有拋盤外,中資行并沒有出現拋盤,因為中資行的投資盤不會做得那么激進,不像基金要的是相對收益而不是絕對收益;饞伇P更多是跟風止損,如果有好的機會,中資行反倒可能會買一些。而且,雖然近期放貸較多,但銀行系統總體資金頭寸還是非常寬松。“當前債市震蕩加大,但還不足以扭轉牛市格局”,有分析師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