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近期,票據市場利率一路下行,轉貼現利率已普降至月息1.50%。以下,這是自2006年以來票據市場貼現利率的最低點,而去年初利率水平還在5.0%。以上。
根據央行提供的全國銀行業存款結構數據,套用當前的利率標準,我們可以大致推算出商業銀行模擬的平均資金成本為1.4%左右。依此來看,目前的票據市場利率正一步步沖擊著商業銀行資金成本的底線,票據市場儼然已進入低利率時代。
眾所周知,票據業務具有類似于信貸業務等生息資產的盈利功能,這也是各行競相追逐票據資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目前所有的票據業務盈利模式中,持有到期進而享有其間收益是最普遍的一種。而在目前的低利率時期,持有的策略顯然并不足以滿足各主體的收益訴求。
那為何許多銀行尤其是大行還在近乎無限制地“圈票”呢?這就不能不提票據業務另一個功能:基于當前會計處理方式,票據貼現成為商業銀行調節資產負債結構的重要工具。而且相較其他調節工具而言,其快捷有效、立竿見影的比較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結合當下形勢,在金融危機影響日趨加深,世界經濟持續放緩的大背景下,我國適時提出了“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各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配合這一政策的實施,特別是部分大行緊跟政策,加大了信貸資產的投放力度。在此基礎上,部分銀行為轄屬機構制定了收票的計劃與任務。如此,也就不難理解利率如此之低但市場收票熱度依然不減的現象了,而反過來講,市場主體的這種行為自然也使得市場利率在競爭中進一步滑落。
票據業務具有資金與信貸兩種屬性,而這也是驅動票據利率走勢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而就今年的情況看,相對資金因素來講,信貸屬性對于利率的影響要更直接一些。在年初,信貸規模嚴控,票據易買難賣,利率在高位徘徊。而當前及下一階段的情況恰好相反,規模放開,買盤涌入,市場空前活躍,利率自然是一降再降。只不過,上述冰火兩重天的結果在一年之內出現,確為罕見。
如果我們套之以價值規律來分析的話,不難發現,資金屬性構成了影響利率變化的成本(價值)因素,信貸規模則與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直接相關。而根據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的一般性理論,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當前利率的走勢與變化了。
從近一段時間的市場情況看,利率已趨于穩定。不過,對于市場而言,穩定只是暫時、相對的,變化才是永遠、絕對的。目前資金成本以及降息的預期為階段性的低利率提供了支撐,下一步的利率無疑將在一個低利率區間進行盤整。這其中,利率變化及變化幅度大小的關鍵還是取決于市場的供需狀況。從宏觀層面看,央行公布的信貸數據顯示, 去年1~11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按可比口徑增加4.14萬億元,基本實現了“金融30條”中提出的“力爭2008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4萬億元以上”的目標;而從微觀層面看,部分大行已經部分限制或暫停了分支行的貼現業務。從這個角度看,票據利率應保持現有水平或有小幅微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