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下行的風險越發成為當前的“心頭痛”,而在“止痛的針劑”中,財政政策的實施將開始占據關鍵成分。一些人士預計,隨著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出臺,明年國債發行規模也會擴大。
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為9%,已經連續5個季度下降,有人悲觀地稱,“向下走”是三季度經濟數據的“集體表情”。今年的GDP或許依然能夠表現不錯,但明年的狀況已經不容樂觀。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日前在一篇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工業國進入嚴重衰退時期,同時在我國國內企業盈利增速和房地產需求明顯下滑的背景下,明年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都會明顯下降。他認為:“如果沒有財政刺激,2009年GDP增長可能下滑到6%。”
面臨這樣的下行風險,馬駿表示,應該迅速提高地方政府基礎設施企業發債的規模,使得中央和地方財政對經濟的刺激力度再提高0.4~0.6個百分點。而他也指出,從更長期的制度創新來看,需要允許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直接發債,從而創造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其財政政策進行經濟周期管理的空間。
“財政政策是平滑經濟增長的有效方式。”廣發證券研究員何秀紅認為,在上一個經濟下行周期——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的連續5年,財政政策為平滑經濟增長起到至關重要作用。貨幣政策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則受到商業銀行“惜貸”以及私人部門投資需求減弱的制約,因此短期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2009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無論以基建投資形式還是以減稅、增加教育及醫療投入等形式實施,無疑都會導致財政赤字上升。何秀紅表示,如果明年財政赤字規模達到2.5%,那么國債發行量將會高于7500億元,約比今年增加2000億元。
本周三,摩根士丹利也發表報告稱,中國以擴張性財政政策應對經濟減速,可能會發行價值3500億至5500億元的國債,為刺激經濟的財政支出計劃提供資金。
不過,業內人士對國債擴容給債市帶來的影響相對樂觀。何秀紅表示:“國債供給增加,從理論上來看驅動國債收益率上升,但是事實上影響不大。”她指出,降息周期剛剛開始,市場資金將會更加充裕;另外財政政策能夠平滑經濟下行幅度,但是不能改變經濟運行趨勢,至少在2009年上半年宏觀環境還是有利于債市,因此,市場對于國債的需求會比較大,國債供給增加的影響從而比較小。
李彬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