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頌
整改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是銀監會今年一大任務。近日多名銀行理財業務主管證實,早在去年七八月間,銀監會就已著手清理相關產品,原則上“新老劃斷”:新成立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必須單獨核算,允許“一對多”或“多對一”,但不能“多對多”;存量資金池不要求拆解,主要靠理財產品到期來消化。
“監管沒有搞一刀切!币幻麌写笮袠I務主管表示,低風險的保本類理財產品仍有“入池”的空間;同時由于期限一年以上的理財產品占比較小,預計到今年上半年,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的資金池基本可自動消化。
資金“拆池”?
1月29日,在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熱點問題座談會上,銀監會創新部主任王巖岫表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不得采用資金池模式;對無法單獨核算的產品,銀行應做壓力測試,并在3個月內完成整改。
所謂資金池,是指銀行把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多只理財產品募資混為一個“池子”,用于購買含有多項資產的“資產池”。通過滾動發行、短貸長投,銀行獲得可觀利差,但也造成產品的收益、風險無法單獨核算,且若后續募資不暢,可造成全盤流動性風險。
“關鍵不在池子本身,而在核算。一只產品分散投資是可以的;幾只理財產品投同一個項目,只要能分賬核算,也可以做!蹦戏侥炽y行投行部主管解讀道。
銀監會所說的“整改”,是否要把存量產品從“資金池”拆出,以滿足單獨核算的標準?另一銀行的資金部主管表示,“拆池子”并不可行。
譬如,A、B兩款理財產品共同投放到一個“50%信貸、50%債券”的資產池,若初始未單獨核算,拆分時會遇到“內部收益轉移”的問題:兩款產品是均分信貸和債券,還是劃定A產品以信貸為主、B產品以債券為主?若信貸資產的回報強于債券,是否可以人為操縱收益,讓A產品的投資者獲益更多?
“真要強行拆分,內部收益是可以操縱的。但是這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成本很高。如果監管層沒有硬性規定,銀行不會主動做。”前述資金部主管稱,其計算量大,平衡利益的難度更大。
他透露,去年七八月間銀監會發出通知,要求對資金池作新老劃斷。新設的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必須單獨核算;舊池子未要求拆分,主要靠到期自動消化。
池子深淺
“資金池的大小、結構很難判斷,各銀行只清楚自己的情況。”一名股份行支行長表示,如果不是特別披露,外界無法辨認資金池模式的產品。
申銀萬國[微博]分析師朱赟在去年12月發表的研報里,測算了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投放的結構:50%為信貸資產,主體是3年左右的中長期貸款;30%為債券,以中低評級類為主;20%為貨幣資產,主要是同業存款等。
華寶證券分析師胡立剛測算了資金池一端的構成:去年有60%以上的理財產品期限在3個月內;期限在6個月內的產品則占到85%以上,資金“短期化”明顯。
中長期的資產池對應短期資金池,期限的錯配主要通過“滾動發售”理財產品完成。同時,資金池中的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約占7成,說明有違規嫌疑的產品為數不少。
“據我所知,各行新出的非保本產品全都獨立核算了。現在誰亂來,一抓一個準,隨時停掉你業務!鼻笆鲋虚L說。
他表示,按1月底銀監會給出的整改時間表,5月前后是“整改大限”。但彼時距去年夏天“新老劃斷”將近一年,存量資金池產品將所剩無幾。
這期間,原資產池的融資則可用信貸接續,或者新發產品來接盤——前提是新發產品不進資金池,保持單獨核算。“先理財產品、后接信貸這個模式,我們很早就做開了。如果全程對接理財資金,融資成本太高,一般企業接受不了!
并非“一刀切”
資金池模式從誕生起即充滿非議。銀監會2005年頒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銀行“不得銷售”不能單獨核算的理財計劃;2011年,銀監會在“理財業務監管座談會”上再度重申,隨后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即91號文),要求銀行盡快整改。
91號文提出了理財產品的具體標準:“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钡筚Y金池模式依然風行。
“有些產品不得不打包。”前述投行部主管稱,比如票據類產品還有十幾天就到期,只能對應超短期資金;但期限在一個月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已被叫停,因此只能做成“資金池-資產池”模式。
有業內人士稱,銀監會內部對資金池的看法仍未統一,資金池模式并未從根本上被禁。
“現在大致明確了,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不允許建資金池,保本類還能做!痹撊耸空J為原因有二:保本類理財產品多投向同業存款、債券等低風險資產,容易核算;此外,保本類產品得到銀行信用背書,有相應撥備,整體風險小。
“保本類產品有點剛性兌付的意思。雖然監管層要求保本產品要有附加條件,比如出現某些風險事故還是會有損失,但實務中全都按預期收益兌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