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浙商銀行

華夏銀行員工私售理財產品 令客戶巨虧上億元

2012年12月03日 08:22  中國證券網 

  [編者按]華夏銀行員工私自代銷理財產品事件本周迅速發酵。昨日,華夏銀行總行發表聲明稱:“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計劃”是由嘉定支行前員工濮某私自代銷,目前該員工已離職,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頁面導讀

  員工私售投資產品 華夏銀行澄清是非(本頁)

  華夏支行員工違規售“私貨”

  員工私售理財產品 華夏銀行稱將協助警方調查

  傳華夏員工私賣11%高收益品 令客戶巨虧上億元

  員工私售投資產品 華夏銀行澄清是非

  第一財經日報

  華夏銀行員工私自代銷理財產品事件本周迅速發酵。

  昨日,華夏銀行總行發表聲明稱:“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計劃”(下稱“中鼎入伙計劃”)是由嘉定支行前員工濮某私自代銷,目前該員工已離職,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華夏銀行稱,中鼎入伙計劃項目管理方是通商國銀資產管理公司,因該“入伙計劃”涉嫌違法,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更多情況正在進一步了解。華夏銀行在聲明中表示,中鼎相關產品并非華夏銀行發行,也不是華夏銀行代理銷售。該款產品各當事方中沒有華夏銀行,華夏銀行亦從未與該公司簽訂任何協議。在這次事件中,銀行前員工濮某牽涉其中,違規私下參與推介該計劃,公安部門已經立案。華夏銀行將全力配合公安部門進行調查,協助資金追償。同時,銀行已對該支行這一事件進行專門調查,如果一旦查到有違規行為,也會嚴肅處理。

  為中鼎入伙計劃提供擔保的中發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發擔保”)負責該項目的人士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鼎四期產品共募集了1.4億元,由于發行主體和管理人通商國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通商國銀”)涉嫌通過詐騙騙取了擔保,中發擔保不會為此進行代償。

  通商國銀偽造項目投向

  據本報記者了解,通商國銀為中鼎四期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和管理人。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通商國銀于去年1月12日成立,并通過了2011年年檢,其經營范圍為投資管理、資產管理、項目投資。而在該公司官網上,通商國銀則聲稱“從事PE/VC等投資”。

  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通商國銀共發行了四期股權投資計劃,名稱分別為“中鼎財富一號”、“中鼎財富二號”、“中鼎財富通航”、“中鼎迅捷”。公開的投資計劃書顯示:四期產品每期募集金額在4500萬元左右,每期產品均承諾11%~13%的預期收益率,自然人投資人認購金額門檻為50萬元。四期產品分別投資于商丘市永恒生典當行、鄭州新盛博汽車銷售服務公司、河南云頂文化娛樂、河南奧鑫汽車銷售四個項目。計劃書還顯示,四期產品均由中發擔保進行擔保。

  但上述中發擔保項目負責人則稱,在募集完資金后,通商國銀可能并沒有將這些資金投資于上述四個項目,而是用于償還其他的資金窟窿。例如對永恒生典當行的投資,只是借助了典當行的資金賬號而已。

  北京優選財富的一名投資研究員對本報記者稱,去年通商國銀曾和該公司接洽過,希望優選財富幫助募集資金,“但我們認真分析后認為項目沒有前景,就放棄了。”

  上述投資研究總監同時表示,通商國銀的“前身”是河南通商創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通商擔保”),兩家公司為同一老板。一名曾在通商擔保做銷售的人士則稱,通商擔保去年就出現資金鏈問題,并且被公安機關立案。

  本報記者查閱網上一則刑事控告書顯示,今年5月,通商擔保的客戶曾控告通商擔保涉嫌非法集資,控告該公司以修路、建筑工程等項目急缺資金為由頭說服客戶、騙取資金,“打著投資擔保的幌子,募集來的資金基本都不知去向。”該控告書稱,通商擔保非法集資涉案金額高達3.632億元。

  但被立案后的通商擔保何以又化身通商國銀并繼續斂財1.4億元?中發擔保上述項目負責人稱,中發擔保對中鼎入伙計劃的幾個被投項目都做了盡職調查,但由于通商國銀提供的材料真實性有待調查,甚至有可能私刻上述幾個擬投企業的單位公章、偽造其財務報表,中發擔保當時沒能鑒別。對于這種詐騙行為,中發擔保不會為投資人代償。

  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通商國銀涉嫌違法銷售“中鼎入伙計劃”一事。

  有限合伙基金存監管漏洞

  昨日,華夏銀行發表聲明稱,中鼎相關產品不是華夏銀行發行,也不是由其代理銷售,華夏銀行亦從未與中鼎公司簽訂任何協議。聲明表示,上海分行嘉定支行一名濮姓客戶經理違規私下參與推介,目前該員工也已離職,公安部門已經立案。

  通商國銀此次發行的“中鼎入伙計劃”事實上是一種“有限合伙私募基金”,這種基金有別于傳統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人認購門檻低,名為投資、實為借貸,并向投資人承諾固定回報;同時其也區別于信托產品,即并未經過信托公司的發行平臺,少了一層風險把控。

  為了將此類產品銷售出去,產品發行方往往以高額渠道費做激勵,將產品賣給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這種產品近兩年銷售火熱,但卻處于完全的監管空白地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 新聞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正接受中紀委調查
  • 體育火箭末節砍霍逆轉湖人 熱火負墊底隊
  • 娛樂米雪曝絕密SM艷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圖)
  • 財經專家稱年底突擊花錢3萬億消息不靠譜
  • 科技中移動李躍:將推自有品牌終端
  • 博客參選日本議員要多少錢 苦難放蕩民國娼妓
  • 讀書解密:黨內誰最先主張"去除毛澤東思想"
  • 教育小學零花錢調查:六年級小學生攢6萬元
  • 育兒女童幼兒園午休后死亡看護老師稱無責
  • 張化橋:你究竟是股東還是捐款人
  • 劉遠舉:出租車減配丑聞別全怪在企業頭上
  • 張明:警惕中國銀行業系統性風險
  • 辜勝阻:均衡城鎮化要兩條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從興旺到衰敗的過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設開啟中國經濟新周期
  • 太友:16萬切糕案為何激起百萬熱議
  • 洪平凡:國際貿易附加值數據的經濟意義
  • 陶冬:2013年全球經濟展望
  • 葉檀:1950年的債券信用為何好于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