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盛
涉股理財產品虧損并非渣打銀行(微博)一家。
近日,工商銀行公布的2010年第一期高凈值客戶專屬理財產品PZ1001最新凈值為0.8456元,這款成立于2010年2月1日的產品,至今已虧損15.44%,產品規模也由5億份下降至2012年2月底的3.35億份。
不過,就在銀行涉股理財產品頻報虧損之際,今年2月以來,不少證券業權威人士卻極力呼吁引導更多銀行理財產品進入股市。
早在2006年,包括銀行系QDII、打新股產品,以及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產品等銀行理財產品,就已經逐步關聯境內外股市、大宗商品市場。然而波動幅度巨大的資本市場讓投資者交了不少學費,并引起諸多銀行與客戶間的糾紛。
多位受訪的銀行業人士都認為,對擴大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股市的提議應該謹慎而為。這牽涉投資者對銀行產品定位,及銀行資產管理能力較弱兩方面問題,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表示。
主動更換投資顧問
上述工行產品月度報告顯示,該款產品的投資顧問原為光大證券,投資范圍則是通過委托江西國際信托成立的信托計劃投資于股票、基金、可分離債券中所含有權證等權益類及債券、債券基金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
該款產品成立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均低于1元的凈值。于是在2012年1月18日,工行主動對產品期限、投資顧問、投資范圍、投資限制、產品費用、風險揭示書等條款進行重大調整。
譬如投資顧問變更為從工行2011年度投資顧問合作名單的14家陽光私募中挑選。2月份的報告顯示,上海朱雀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伙)已經取代光大證券的位置。
投資范圍變成若干特定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包括存量信托計劃和新增信托計劃),每個信托計劃對應一家投資管理機構擔任投資顧問進行運作。信托公司則增加了中融國際信托。
目前,尚且無法判斷這款產品能否借此成功翻身,但,很多成立時間更早的理財產品早已陷入虧損的泥淖。
銀行理財資金與境內外股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可以追溯至2006年。這一年,銀監會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代客境外理財業務(亦稱:QDII),當時僅限于投資境外的固定收益類產品。一年后,銀監會將股票及其結構性產品納入QDII投資標的籃子。
工商銀行隨后推出國內首只投資于香港股市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東方之珠”,選擇了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其境外投資管理人,并創下了44.5億元募集規模盛況。
之后,各家銀行紛紛效仿追逐。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底,共有26家中外資銀行獲得QDII資格,獲批額度94.6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額度是在2006-2007年間批準。
隨著2007年A股史上最大牛市的來臨,投資A股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接踵而至。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當時的研究報告統計,以打新股產品為例,在2007 年,這類產品迅速膨脹到150 只以上,占人民幣股票產品的比重高達47%。
這類涉股的理財產品運行模式為:銀行作為理財產品的發行人,募集的全部資金委托信托公司管理,然后由公募基金提供投資咨詢服務。
然而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讓這些涉股類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交了一筆高昂的學費,尤以QDII產品為甚。
中信銀行在今年3月初公布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贖回參考信息顯示,其代客境外理財產品2、3、4、5號產品均投資于瑞士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票據,主要通過票據投資于霸菱香港(中國)、首域中國增長等基金。
截至3月6日的凈值分別為0.5490元、0.7474、0.5053元和0.8254元。不得不提的是,該4款產品均在2010年-2011年進行展期,但截至目前,凈值表現依然難以令人滿意。
普益財富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23日,正在運行的225款銀行系QDII理財產品中,累計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產品有122款,占比54.22%。
“銀行發行的這類理財產品,除有客戶、渠道優勢外,業績基本沒有亮點。”某股份制銀行成都分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認為。
近五成QDII累計虧損 銀行理財產品須謹慎涉股
2009年,銀監會發文設限,銀行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的股票或相關基金;并且不得投資于未上市企業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但私人銀行產品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除了發行基本停滯的QDII產品外,陳柏軒稱,目前銀行與股市相關的理財產品,一是掛鉤股票等結構性產品,二是在私人銀行與和信托公司、陽光私募、公募基金、券商等機構合作的產品。
普益財富的統計顯示,在2011年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37款沒有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這些產品中有31款為結構性產品,其中掛鉤股票的13款,掛鉤匯率的7款,掛鉤利率的6款,掛鉤價格的2款,掛鉤期貨的2款,掛鉤基金的1款。
至于第二類產品,上述財富管理部負責人透露,私人銀行產品中,大部分是代銷模式,僅有小部分是銀行與機構聯合開發,專門針對自身銀行客戶的產品。“并且后者一般投向資本市場的比例控制在30%以內。”
銀率網產品信息顯示,譬如中信銀行與中誠信托合作的私人銀行“慧添利系列理財計劃”,其投資組合中除了新股申購外,更多包括債券、各類現金管理工具。
在歷史業績不佳的教訓下,對于證券業熱烈呼吁的銀行理財資金入市聲音,接受采訪的銀行業人士都表示要謹慎。
上述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認為,首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訴求,絕大部分都是希望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金的增值;而資本市場波動性大,與銀行理財的投資者在訴求方面存在差異。
“如果僅是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不如直接購買基金、券商等推出的產品。”該人士說,其次對于理財資金入市,對于銀行而言,最大的考驗是人才團隊建設。陳柏軒也表示,原來銀行體系中的人才,資產管理的能力比較薄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