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渣打銀行(微博)北京華貿支行給我做了一款理財產品,2萬多澳元(合人民幣約15萬元)下月到期。昨天被告知已剩下7000元……”這樣一條微博引發了熱議。誠然,投資理財產品具有一定的風險,但為何會產生95%的巨虧?這一事件將外資行理財產品推到了風口浪尖,外資銀行的市場信任度也再度受到考驗。
記者聯系到這位名為“danni地盤”的博友,她稱2009年購買的產品名為代客境外理財產品美林環球新能源股票掛鉤可轉換結構性投資澳元款,她以不愿再去評論此事為由拒絕接受進一步采訪。記者在渣打銀行官網找到了這款產品,但其到期收益情況無法點開,渣打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這款產品的確虧損較大,但對于為何會虧損高達95%,始終并未給出正面回答,只是稱2007年末起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導致金融市場普遍下跌,渣打同一時期在中國銷售的一些理財產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影響。
據了解,這款產品于2008年開始發售,投資門檻為2萬澳元,該票據掛鉤股票有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FPL集團、威立雅。而產品收益說明中指出,“該產品首個月度投資回報期末向客戶支付固定收益,收益率為年化30%。之后每個月度投資回報期末向客戶支付收益,收益為逐日觀察計算,收益率為年化30%,收益計算前提為籃子中所有股票的收盤水平均不低于初始水平的80%”。
北京理財規劃師協會會長劉彥斌(微博)對記者表示,這種掛鉤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財產品可以虧得非常厲害,這類產品設計相當復雜,普通投資者根本看不懂,甚至專業人士都很難弄明白產品時間窗何時打開、收益如何計算,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一旦虧損十分可怕,甚至到最后都不知道是怎么虧的。其實早在2009年就出現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后血本無歸的情形,外資銀行理財也開始遭遇信任危機。
近來頻頻曝出外資行理財產品虧損的事件,使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再次遭受市場的審視與考驗。據普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外資銀行正在運行的218款QDII理財產品中,僅有121款產品累計收益率為正,零收益或負收益的產品占比高達44.5%。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建議,選擇理財產品需對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強可以選擇結構性產品,這類產品收益高風險也高,投資者應對理財產品投資掛鉤領域有所了解;對于那些風險承受能力差的投資者,更適合選擇保本穩健型理財產品。
商報記者 劉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