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博網友“蘇堤的西湖(微博)”爆料稱:“光大太原濱河支行發放高端理財產品,500萬元年收益53%。”這樣的消息無疑引起了網友的一片嘩然,短時內轉發數百條。在集合信托產品投資收益普遍在10%左右的今天,這款產品能有幾分把握獲取超高收益率?這樣的產品又存在何種風險?記者從多方進行了深入探查。
昨日,記者致電光大銀行(微博)太原濱河支行,該支行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產品確實存在,是中信信托發行的礦產類PE產品,但是該產品目前還沒有開始售賣,具體文件也尚未下發,要過了正月十五才會開賣。
當記者質疑該產品能否達到宣稱的高收益時,工作人員解釋稱,產品募集所得資金主要投資于煤炭企業的原始股,并支持其上市。只要能上市,肯定有高額利潤。不過,工作人員也承認,類似礦產PE產品去年才開始出現,現在還無法看到確切的收益,亦沒有類似產品可以對比。
記者向光大銀行廣州地區網點了解,發現該行尚未收到售賣信息。隨后,記者輾轉從某第三方理財公司了解到,中信信托確實有一款投資于煤炭企業的基金產品,名字叫做“聚信泰和煤炭股權投資基金”。目前正準備開售的是該產品的第二期,之前曾推出過第一期。
相關人員提供的第一期產品宣傳單頁顯示,該基金的管理人為北京聚信泰和能源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公司股東為中信信托、山西普華德勤冶金科技和山西朗乾礦業,投資期為5年,其中投資期3年,退出期2年,預期年化收益為24%~53%,投資標的為山西四家優質煤礦部分股權,儲量共計6億噸,產能1200萬噸。
而在投資者回報方式一欄中,該宣傳單頁稱,將采取定期股權分紅來保證收益,被投資煤業公司大股東承諾公司每年至少將80%的凈利潤向各股東分配。如企業大股東擬通過上市方式退出的,則基金有權選擇與大股東共同將標的煤礦裝入上市公司。如企業大股東擬通過向第三方轉讓標的公司股權的,基金有權選擇參與該交易,將基金持有的股權一并轉讓。
而如果觸發回購條件,被投資企業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承諾以不低于年化12%的溢價率回購基金所持被投資企業股權。
業內看法:高收益難有實質性保證
對于這款產品的高收益,業內的看法不一。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師廖鶴凱表示,該產品12%的溢價收購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保本保收益的設置。“這種基金形式的信托產品,管理方很重要。如果信賴信托公司的管理便可放心購買。”他也承認,這款產品“不是給普通投資者的,而是給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設計的。”
“分紅不低于凈利潤80%沒有太大意義,公司可能無甚利潤或者隱藏利潤,太多辦法了。高達53%的預期收益更是給投資者畫餅。”北京一位信托人士則不樂觀地認為,12%的溢價回購也不是安全無憂,這要看大股東的回購能力,如果經營不善,甚至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來完成回購條款,投資者可能遭遇本金虧損。
而對于上市預期,一位金融界人士向記者解釋稱,如果企業能夠成功上市,溢價自然會非常高,但是現在上市的審批已經較以前嚴格得多。
信托人士劉擎認為,現在證監會進行了一系列上市方面陽光化的改革,比如公布了數百家擬上市名單及其保薦方、中介機構的詳細名單,那么該信托產品所對應的礦產資產,能否向投資者披露更多擬上市信息呢?
預期收益等于承諾收益?
“PE產品的收益都是通過一定的歷史數據和市場展望來測算出來的,像煤礦的收益,就取決于產品的未來漲幅等,并不是確定的收益。”一位金融界業內人士向記者解釋稱。
由于信托產品不準承諾收益率,只能使用預期收益率。浙江大道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樂群認為,預期收益也是承諾暗示,所以“承諾預期利益”的說法需要有明確界定。
還有金融從業者認為,這個項目很可能包含了中信信托和光大銀行的高額費用,而這些都未披露。
風險提示:礦產信托火爆背后藏危機
雖然業內人士對該款產品有著不少質疑,但記者了解到,該產品的預售依然非常火爆。光大銀行太原學府街支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雖然還沒有開賣,“已經有不少客戶前來咨詢。”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了礦產信托的火爆程度。
根據用益信托的數據,2011年以來,共有80款信托產品投向礦產資源領域,募集資金超過322億元。用益信托分析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房地產信托受限后,礦產信托因其能獲得較高收益而受到追捧。而礦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大,除少數大型礦產企業外,大部分尤其是中小礦企的融資需求在銀行得不到滿足,從而造成礦產信托產品的井噴。例如,去年三季度礦產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為9.77%,僅次于房地產信托;而第四季度的預期年平均收益率更是上升至10.57%。
高收益率和突飛猛進的發展背后,礦產信托的風險顯然被市場大大低估。普益財富分析師范杰分析稱,礦產項目在資產估值方面認定比較復雜,即便是專業評估機構,對其估值的差別也較大。其次,近幾年礦石價格不穩定,礦產企業的經營風險較大。再次,由于受到節能減排等因素影響,部分小礦還存在著被合并或被收回的政策風險。最后,如果發生安全事故,礦場將被停業整頓,可能出現信托產品退出的困難。因此,選擇礦產信托產品應重視其背后的風控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