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閆瑾)春節將至,各類交易市場紛紛閉市,投資者手里的閑錢也多了起來,不少銀行盯上了這一好時機,推出多樣的理財產品“促銷活動”吸引投資者眼球。調高“跨春節”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部分銀行的產品收益甚至沖高至6%。
日前,某國有銀行客戶肖女士收到一條新品發售短信,“今日本行限量發售穩富理財產品,10萬元起,29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
記者注意到,不少“跨春節”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大幅提高。此前只有部分銀行發行的澳元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能突破6%,現在1月期產品的收益率均在5%之上。
某國有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春節前購買理財產品比較值,收益率進行了調整,期限也比較合適。
另有分析師表示,春節期間投資者手頭比較寬松,同時銀行也把目光轉到了投資者的年終獎上,此時正是發展業務、推銷產品的好時機,所以高收益是吸引客戶的主要手段。
不少客戶也會懷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是年化收益率,但一款30天期的產品計算收益時卻要用一年365天進行平均,如此一來,活期存款和理財產品收益究竟相差多少?以前述29天期產品計算,起點1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6%,如果這款產品正常到期,那么這款產品的到期收益為10萬元×6%×29天÷365天=476.71元;同理按照活期存款的計算方式算出的利息為40.28元,與理財產品相比,收益率相差近12倍。
但是,投資者也不能單憑高收益就隨意購買理財產品,金融界(微博)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相關人士提醒道,在距春節放假還有幾天的時間里,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可對比多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除注重產品的收益外,更要特別留意并比較一下產品的募集期、起息日以及到賬時間等,防止出現節前購買產品,起息日卻在春節后的情況,使得資金白白躺在銀行“睡大覺”。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趕上春節期間到賬,防止出現難以找到續接產品的情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