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亮
分析人士認為,在日本發生地震以前,除世界經濟整體復蘇趨勢更加明顯的影響之外,近期新成立的QDII基金的投資區域一改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青睞的海外中資股、亞太地區以及新興市場,轉而投向以美國、歐洲為代表的發達市場,且多采用FOF的形式,是QDII整體走強的重要因素。
記者薛亮在對抗通脹的大旗下,許多投資者都開始發掘傳統銀行理財之外的新投資渠道,黃金類、信托理財等等已經成為部分先鋒投資者鐘愛的投資選擇。日前,通過對近期理財市場的觀察,記者發現,銀行QDII產品一改前兩年的頹勢,從去年起就已經開始全面回暖,成為下一個可能的市場熱點。但剛剛發生的日本地震又給才看到曙光的QDII潑了一盆冷水。
回暖趨勢去年已現
3年前開始“出海”的QDII產品受金融危機影響遭受了重創,投資于銀行QDII的投資者出現了談“QDII”色變的心態。然而,理財專家指出,QDII畢竟是投資于境外市場的理財產品,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在國際經濟走勢較為明顯的時候還是可以實現不錯的收益的。
普益財富此前發布的報告就顯示,雖然去年銀行QDII產品發行數量有所減少,但整體收益已經出現了全面回升。報告指出,2010年新發行QDII共69款,大大少于2009年的92款,發行量繼續低迷。除個別外資銀行因前期受損嚴重停止了QDII產品發行外,在2009年發行5款的渣打銀行2010年QDII發行大幅增加。在中資銀行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恢復了QDII的發行。從資金投向上看,FOF產品成為今年新發行的QDII的主力軍,共計39款,其次為結構性理財產品,共計26款,分別占整個新發行量的56.52%和37.68%。從幣種上看,美元、歐元產品依然占據了主要地位,分別達到43款和16款,占整個新發行量的62.31%和23.20%。從期限結構上看,共有40款開放式產品,占比63.77%,均為外資銀行發售。封閉式產品中,1年以內產品達到17款,長期產品發行量較少,僅有花旗銀行發行了7款。
雖然發行量減少,但收益率出現了明顯回升。其中,渣打銀行的富達基金-新興歐非中東基金EUR(QDUR019)累計收益高達29.33%,花旗銀行也有兩款產品累計收益分別達到26.56%和22.82%。
新發行的QDII中,僅有3款產品為負收益,且虧損都在10%以內。今年新發行QDII收益明顯好于存量QDII。普益財富認為,銀行QDII產品收益率的“回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家銀行管理QDII能力提高。銀聯信分析師高菲也認為,受全球經濟回暖趨勢更加明顯的影響以及銀行經過3年運營之后管理能力的提高是近期銀行QDII產品復蘇的原因。
收益率排名領先
普益財富剛剛公布的上周理財周報(3月5日~3月11日)顯示,有46%比例的銀行系QDII理財產品凈值上升,所有QDII產品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10%。其中,東亞銀行的“基金寶2.2中東海灣基金”產品凈值上漲8.16%,成為周漲幅最大的產品;而周跌幅最大的銀行系QDII產品凈值下降為4.26%。
截至3月11日,正在運行的250款QDII理財產品中,累計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產品有153款。其中,渣打銀行的“開放式黃金指數人民幣UT鄄SN003”產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運行以來的累計收益率為94.98%。
從銀行性質看,中資銀行正在運行的28款QDII理財產品中,有9款產品的累計收益率為正,其余產品累計虧損幅度均未超過50%;外資銀行正在運行的222款QDII理財產品中,有144款產品的累計收益率為正,其余理財產品累計虧損均未過半。
從運行期限看,運行期在6個月至2年的QDII理財產品有52款,自運行以來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14.18%。其中,表現較好的是渣打銀行的“施羅德另類投資方略—施羅德商品基金USD”產品,其累計收益率為32.99%。
另外,運行期在2年以上的QDII理財產品共198款,自運行以來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3.31%。其中,表現較好的是渣打銀行的“開放式黃金指數人民幣UTSN003”產品,其累計收益率高達94.98%。
分析人士認為,在日本發生地震以前,除世界經濟整體復蘇趨勢更加明顯的影響之外,近期新成立的QDII基金的投資區域一改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青睞的海外中資股、亞太地區以及新興市場,轉而投向以美國、歐洲為代表的發達市場,且多采用FOF的形式,是QDII整體走強的重要因素。
整體經營水平有待提高
雖然曾經連續兩個月收益率領先其他理財產品,但日本地震使得全球經濟走勢再次出現波折,而亞太市場受影響更是明顯。受此影響,我國QDII產品整體回暖趨勢受挫。
濟安金信分析師李俊認為,雖然日本地震屬于無法預測的因素,但僅從目前國內的QDII整體經營水平上看,不論銀行還是公募基金都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2007年,第一批QDII“出海”時可以說對國外交易規則完全不熟悉,大多數QDII在海外市場投資的方式也多采用在國內習慣應用的“買入并做多”的方式,與國外成熟運作模式差距極大。從近期市場情況看,多數銀行QDII采用了FOF的產品模式,通過借助國際成熟投資機構的管理能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我國QDII從業人員在國際市場上投資配置管理能力的不足。雖然,在日本地震前的兩月間,QDII產品從大類上看,收益率連續領跑了各類理財產品,但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空間并沒有減少。畢竟我國QDII出現時間才3年,而投資全球配置理財產品需要更多的經驗和全球化的視野。李俊認為,做好QDII產品的關鍵可能還是需要“站得高”,能夠從全球宏觀視野把握整體經濟走勢,而不是停留在操作層面。從這個意義上講,目前外資銀行比中資銀行在QDII產品上更具優勢。
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在中資銀行國際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背景下,外資銀行普遍認為QDII產品是其與中資銀行差異競爭的優勢之一。像匯豐、花旗這樣的大集團,其發行QDII產品,發行方可能是銀行自身,但集團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就可以完成資產管理的工作,這顯然是中資銀行無法做到的。”
關于震后我國QDII可能的走勢,李俊也不樂觀。他認為,從數據上分析,現在海外市場整體估值高于國內市場,但增速又遠低于國內市場。因而,目前可能并不是投資機構選擇“出海”的最佳時機。未來QDII產品能夠戰勝國內理財市場走勢的數據支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