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理財市場日益膨脹之際,意在攬儲或規避監管,且不計成本與風險的現象正在凸顯
□ 本刊記者 溫秀 | 文
銀行理財市場近年來從無到有,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膨脹。據接近銀監會的消息稱,2009年銀行理財產品滾動發行的總額已超過5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還在急速增加。
但這種速度的擴張并不正常,一是銀行通過銀信合作等方式繞開貸款規模,其實風險仍留在銀行;二是理財市場某種意義上已成為變相高息攬儲的通道。為此,銀監會繼7月初宣布全面暫停銀信合作之后,近日又高調宣布嚴禁各種形式的拉存款行為。
“銀行有時會虧本發行理財產品,為的就是拉存款。”一位銀行高管對本刊記者透露,在存款利率較低的情況下,銀行通常就會發行利率略高于存款的理財產品。
至于獲取資金后的用途,上述高管無奈表示:“多半都是購買低收益的央票,差額部分由銀行自身補貼。所以這種理財產品銀行根本是無利可圖。”
中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總經理梅非奇透露,目前銀行的許多理財產品由活期存款轉化而來,收益率會略高于活期利息,但銀行自身的收益不會隨之增加,其主要價值在于為客戶資本搭建收益可靠的投資渠道。
一些銀行正在探索與股市、二級市場掛鉤的相關創新產品,但目前這類產品仍面臨一定的監管限制和資產規模的約束,風險也值得仔細考量。
曲線營銷
7月初,銀監會全面暫停了銀信合作業務,旨在給過熱的信貸投放和借道信托騰挪規模的做法降溫。權威數據顯示,銀信合作業務中的余額高達約2.6萬億元,上半年的新增量超過7000億元。多位受訪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坦言,在信貸規模調控之下,部分客戶的融資需求無法滿足,一些銀行不得不“曲線營銷”,通過發行信貸類理財產品來規避規模管控。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高管透露,該行過去主要的理財產品,一類是針對個人客戶,主要投資于貨幣市場的理財產品;一類則是針對企業客戶,帶有一定融資性質的信貸類理財產品。不過,今年以來,調控政策頻出,監管當局出于有限調控信貸規模的考慮,禁止一些資產管理公司和農發行受讓銀行信貸資產,對銀行該類理財產品的發售有較大的沖擊。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提供的銀行理財產品分析周報顯示,銀行提供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呈下降趨勢。業內人士指出,這也與銀監會遏制變相高息攬儲有關。
去年以來一個顯著的現象是,在季末和年末等考核時點,不少銀行都會競相推出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其主要目的,就是為確保在考核與報表上有充裕的存款資源。
除在客戶端提供較高的收益保證,一些銀行內部對理財產品的銷售給予較高提成,因此,基層銷售人員對于兜售理財產品熱情高漲。
農行北京某支行的理財經理透露,他們每銷售1000元保本保收益的本幣理財產品,就可以拿到5元提成,而該產品的起售點是5萬元,相當于只要賣出兩款起售點的產品就可以輕松賺到500元提成。由于承諾“保本保收益”,產品的銷售非常火爆。
監管部門明文禁止銀行承諾“保本保收益”,一些商業銀行在操作時往往都是“口頭承諾”,但這種承諾事實上觸及了監管紅線,并為商業銀行帶來了潛在的聲譽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前述理財經理透露,他所提及的該款產品自發行以來,一直都承諾“保本保收益”。
不過,數位國有商業銀行的個人金融部門負責人或理財經理均表示,與股份制銀行相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類似產品并無競爭優勢,因為其能夠承諾的收益率往往無法與股份制銀行相比,所以一些“保本保收益”的產品到期后,部分客戶會將資金轉而購買一些股份制銀行的產品。
事實上,這也與一些股份制銀行為了沖規模沖盈利,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貸存比不時觸線有關。由于攬存壓力較大,所以一些股份制銀行一方面拼命放貸,一方面不得不采取各種方式變相吸儲。
不計代價
一位大行理財部門高管坦承,為維護客戶穩定,一些產品的設計并非為賺取手續費或中間業務收益,給客戶提供了較高的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銀行讓渡了很多自身的收益”實現的,意即此類產品存在內部補貼。
一位大型商業銀行北京分行負責人坦言,去年銀行凈息差收窄,一定程度上也與理財產品增多有關。
“理財產品到期就可以轉化為存款,對銀行有利就行。至于銀行有無風險,我們基層銷售人員沒有考慮過。”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北京分行的一位理財經理如是說。數位受訪的理財經理幾乎一致認為,銀行從事類似產品的銷售基本無風險。
但一位外資券商的風險總監直言,銀行雖僅是代銷有些產品,同時有券商提供擔保,對預期收益也進行了風險提示,但其實一旦出現問題一些風險承受能力差的散戶,依然會使用各種手段要求銀行給予賠償,“銀行所承擔的聲譽風險比較大。”
另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負責風險管理的高層進一步闡釋說,當前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依然以銀行信用背書,且以銀行承諾回購或保本作為前提,一旦這些產品出現問題,銀行將面臨較大的聲譽風險和系統性風險。
灰色創新
接近監管部門的知情人士稱,目前一些被證監會禁止、而銀監會未明確表態的業務領域,正成為銀行發展相關業務和創新的重要領域,這些處于灰色地帶的創新行為“層出不窮”。
梅非奇透露,市場上有不少投資者希望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參與股市,在獲得固定收益的同時,還有機會分享股市收益。
中行推出了投資于證券市場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這類掛鉤股市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在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同時,也吸收機構投資者或高風險偏好投資者的資金的理財產品,通過設置優先和劣后級別將信托受益權分層處理,由社會公眾作為優先收益人,而機構投資者或高風險偏好投資者則作為劣后受益權人。在信托項目遭受損失時,劣后受益人以其本金的出資額為限向優先受益人補償;在信托項目取得贏利時,優先受益人按事先約定比例適當參與分紅。
除與二級市場掛鉤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其他一些掛鉤于新型的投資工具的理財產品的創新業應運而生。如與股指期貨掛鉤的產品,或基于融資融券的“變種”產品。
一位外資投行的風險管理總監深諳個中之道,他發現,雖然證監會規定銀行不許涉足融資融券,銀監會卻無明確的禁止性規定,銀行實際已開發了不少類似的產品,而且想與券商聯手以共擔風險。但券商還并沒有決定介入。
他舉例稱,有兩名客戶,甲方需要錢,手頭有股票,但不想賣出;乙方有資金可拆借,但苦于沒有質押擔保以分散風險,此時就需要借道托管行和券商,完成相關交易。通常是甲方先授權券商,允許乙方可以賣掉自己名下的股票,同時授權銀行,可以將甲方股票出售后獲得的資金直接轉到乙方的賬戶上。而甲方則可以以股票為質押,從乙方獲取資金支持。他并稱,幾方的合約本身并無問題,但各方的交易本身,構成事實上的融資融券。
一家大行理財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海外市場經驗,股指期貨上市初期,套利空間較大,但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直接進行股指期貨套利的可能性不大。從滿足客戶需求和積極進行產品創新角度出發,該行已開始研究此類理財產品。但他坦承:該類產品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由于股指期貨在國內屬于新的金融品種,國內券商和基金公司為此所研發的各類套利模型尚未經過真實市場的檢驗,其功能和準確性目前無法精確評估,可能存在一定的模型風險和操作風險。但他表示,因為融資融券業務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該行正在積極研究”。
本刊記者馮哲、馬媛對此文亦有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