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網銀用戶是否可以維權、如何維權,市場上存在著明顯的分歧。網銀專家表示,網上銀行交易中使用密碼的行為應視為原告本人的行為,原告對密碼的保護負有義務,發生網上銀行交易與原告未能妥善保管密碼有直接關系,應由其承擔責任。
據了解,90% 的網上銀行被盜案是因為密碼泄露,但密碼泄露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木馬病毒、黑客攻擊等。由于民事法律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無法舉證的儲戶打贏官司的幾率幾乎為零。中消協表示,僅今年上半年,就收到關于網絡安全的投訴540件,其中相當部分和網上銀行安全有關。
而眾多網友則表示,銀行的自助注冊功能缺乏起碼的安全性。不需要儲戶本人到柜臺簽約開通網銀功能,就能通過自助注冊在網上購物,這種犧牲安全換取的所謂方便,本身就有問題。
專家建議,儲戶要主動規避風險,一是要登錄正規網站,二是使用銀行提供的上網工具,并盡量在私人空間進行操作。如此一來,在發現被盜后,與開戶銀行協商解決不成時,也可提交到法院處理,并爭取贏得法官的“討論空間”,將舉證的責任盡可能地轉至銀行一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