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上千內地富豪投資境外金融衍生品血本無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09:00  北京商報
王曉瑩/漫畫
王曉瑩/漫畫

  商報記者 崔呂萍 郭瑩/文 王曉瑩/漫畫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投資者投資金融衍生品導致巨虧的案例也陸續浮出水面。2009年初,中國內地企業家身陷金融衍生品的消息不斷被公之于眾,不少內地富豪也因為境外金融機構銷售的復雜金融衍生品——結構性金融理財產品,不僅導致千萬身家灰飛煙滅,還倒欠銀行巨額債務。近日,上海的金先生,北京的郝女士、賴先生、鄭先生、張先生、王先生、劉先生,河南某油脂公司的董事張先生和栗先生等十多名成員,齊聚北京,成立“維權聯盟”。他們均是香港銀行KODA(Accumulator)產品的受害者。而內地的受害者估計達千人以上。

  面臨巨額虧損,受害人該怎樣提起維權訴訟?訴訟中又會出現哪些法律問題?

  香港有毒理財產品廣“殺”內地富豪

  郝女士是San-Hot公司的主要股東及總經理。2007年7月至8月,郝女士在星展銀行(香港)客戶經理的多次游說下,先后在星展銀行私人銀行開設了個人賬戶以及San-Hot公司賬戶,星展銀行還專門為郝女士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注冊了一家公司San-Hot HK,并將郝女士個人賬戶及San-Hot公司賬戶中的資金、基金、股票等資產轉移到San-Hot HK的公司賬戶中。 郝女士根據交易的明細統計,進入San-Hot HK賬戶的資金總額共達8088萬港元。

  此后,客戶經理屢次向郝女士打電話推銷打折股票。后來得知就是Accumulator產品,譯做“累計股票期權”,是風險級別為最高級別5的高風險復雜金融衍生品,可以與股票、外匯、期油等資產掛鉤。或者叫FA(Forward Accumulator),也叫KODA(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業界基于其特性及英文諧音,稱之為“I kill you later”(我晚一點殺你),外號“富豪殺手”。

  在對方的大力推銷下,從2007年10月到11月初不到兩個月時間,星展銀行通過電話推銷為郝女士購買了18只Accumulator股票合約,最大合約值達4.53億港元;4只Accumulator外匯合約,最大合約值為400萬美元。到2008年10月底,星展銀行提供的綜合月結單顯示郝女士的總資產凈值為-9446萬港元。短短一年時間內不但賠光了8000多萬港元的原始資金,還倒欠星展銀行9000多萬港元。

  外資行內地追債 “負豪”結盟維權

  2009年2月26日,星展銀行依擔保合同向北京市二中院起訴郝女士,請求償還欠款。該擔保合同糾紛案于4月23日進行了第一次開庭審理,至今未做判決。

  讓郝女士生氣的是,理財產品已經讓自己血本無歸,對方還追到家門口逼債,難道售賣這些“有毒”產品的銀行就不該負些責任嗎?為此,郝女士和來自上海、河南等地的十多名難友齊聚北京,商討維權事宜。

  原來,和郝女士有類似遭遇的富豪不在少數,2009年初,中國內地企業家身陷金融衍生品的消息不斷被公之于眾,中信泰富巨虧150億元,榮智健辭任公司董事及主席,碧桂園虧12.42億元,大股東楊惠妍虧7.4億元。

  實際上,除星展銀行外,還有匯豐銀行、荷蘭銀行、花旗銀行、恒生銀行、瑞信銀行等在香港的私人銀行銷售類似產品。這些產品已經使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內地投資者遭受數十億元以上的損失。

  [ 律師說法 ]“有毒”理財產品境外分三步推銷

  維權律師、北京華堂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告訴記者,境外金融機構多通過三個步驟銷售其有毒產品:

  第一步,以打折股票為名,引發投資意愿。境外私人銀行客戶經理以專業人員的身份,向投資者打電話推薦“打折股票”,客戶經理推銷時只是強化收益,淡化甚至不提風險。

  第二步,這些客戶經理到內地游說投資者到該私人銀行開設賬戶,或者游說投資者在境外注冊離岸公司在其銀行開設賬戶,然后讓客戶把資金轉入銀行賬戶。通過這種方式使內地投資者的資金變成境外資金。

  第三步,簽訂投資合同。投資者在沒有閱讀或者根本讀不懂長達幾十頁英文合同的情況下,出于對境外客戶經理的信任,就簽署了投資合同。

  銀行未盡風險提示義務

  受害人可撤銷合同

  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認為,根據中國《合同法》規定,因重大誤解或者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或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香港銀行銷售理財投資產品時,并沒有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更沒詳盡解釋,使投資者做出了與事實不符的意思表示,并遭受巨額損失,因此投資者不必受合同條款的約束,提起申請撤銷與香港銀行簽訂的合約,并要求香港銀行賠償損失,如香港銀行已提起訴訟的,投資者應提起反訴。”

  “負豪”內地有財產

  即可在內地起訴

  “投資人一旦在中國境內成功起訴,就能運用中國內地法律來對案件進行認定,勝訴后,在中國內地就能執行判決而不必前往香港。”宋一欣表示。

  那么,內地受害人可以在內地起訴香港的銀行嗎?“境內受害者完全可以選擇在中國內地起訴香港銀行。”宋一欣表示,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中外投資者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代表機構或分支機構住所所在地法院管轄。而內地屬“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所以可在內地起訴。

  按照法律規定,最后簽字一方所在地為合同簽訂地,投資者在電話里確認訂立理財合同的地點,應當是投資者當時所在地點或其住所地,如果投資者曾在內地向理財賬戶內匯款,則匯款地點可視為合同履行地之一。

  [ 記者調查 ]

  外資行賣有毒理財產品

  繞開境內監管層

  境內客戶購買理財產品資金受損,要到境外法庭起訴和接受審判,這樣的一種流程令很多投資者感到奇怪。他們普遍認為,境內銀行理財產品監管機構在本次事件中沒有發揮他們的職責。但據記者了解,事實情況并非如此。

  “如果沒有銀監會的批準,境外機構不得在境內市場發售理財產品,這是自銀行開設理財產品以來,一直通用的規矩。”在談到這一問題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這樣表示。他同時稱,如果境外銀行出售理財產品時,不采用在內地分支行柜臺發售的方式,而是派理財銷售人員赴內地,與指定客戶直接面談,客戶在購買產品前先將資金匯入境外的賬戶,那么之后產生的投資關系,境內監管層將無法監控。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外資銀行在境內發行理財產品的數量也不少,但類似Accumulator這樣的產品從未出現在境內市場上。而一旦投資者認為自己受到銀行的欺騙,向外資銀行境內分支行投訴是毫無意義的。

  “這些境外銀行之所以采用‘游擊戰’的銷售方式,是因為這種產品本身就存在欺詐性,在任何一個金融監管制度森嚴的市場上,都不能擺在柜臺上銷售。”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也了解到,Accumulator產品最早出現在美國華爾街,是投行研發出了這種投資風險較高且收益不確定的產品,但產品一誕生就接到美國金融監管的禁令,規定此類產品不得賣給美國投資者以及所有持綠卡的美國公民。就因為在本國找不到市場,這種產品才迅速向周邊國家蔓延,尤其是在亞洲市場。

  “家門口”銀行也不保險

  客戶應提高風險意識

  事實上,帶毒的理財產品不只是境外才有。據記者調查,上半年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數有330余款,零收益或負收益的理財產品達103款,占比為31.21%。在這些零、負收益產品中,中資銀行發行的產品數量不在少數。

  如果進一步分析,幾乎銀行發售的每一款理財產品都存在投資風險。此前,很多投資者認為,凡是到期保本保收益型理財產品均不存在風險,但從到期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看,一些保本保收益型理財產品也有“違約”的時候:比如銀行設定了提前中止合同的條款,一旦觸發這些條款,銀行有權單方面中止合同,而在這個時候,產品凈值有可能正處于虧損的狀態,那么即使是保本型產品,也會遭遇本金受損的情況。

  另外,雖然銀監會不斷發文控制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但還是有個別銀行“不按套路出牌”。例如本月初,銀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顯示,出于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的考慮,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應按是否具備投資經驗對客戶進行分類;另外,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的最低額度也從以往的5萬元人民幣升至10萬元。而截至目前,還是有一些銀行沒有執行新的政策。

  盡管如此,銀監會今年以來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防控力度大大增強。但是投資就要承擔風險,這樣的理念應該為更多投資者所認知。“為了擴大利潤,銀行肯定會想盡辦法為產品做宣傳,而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我們必須做到理性投資,透明投資。”對此,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呂隨啟這樣表示。在他看來,購買理財產品前,客戶應該做足功課,看清產品說明書,必要時,可在風險、收益等條款上要求銀行出具進一步的書面解釋。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