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22日訊(記者 李兵) 19日,中信銀行宣布提前終止此前的“打新”產品——“中信理財之新股支支打計劃1號”。對此,中信銀行的解釋稱,6月1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已對這款產品的運行構成重大影響,將導致資金使用效率和申購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增強,投資者有可能面臨更大風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款對新規“水土不服”的產品剛退出,部分銀行就悄然推出了“打新”新產品。據悉,盡管新規則的出臺減慢了銀行推出打新股理財產品的步伐,但不少銀行仍表示將觀察市場效應以及企業狀況,擇機參與申購新股。
22日,記者在本市的多家銀行網點采訪中發現,已有銀行正在發售最新的打新產品。據華夏銀行青島分行的工作人員介紹,22日當天,該行啟動了“國都一號”的發行工作。據悉,該產品目標規模15億元,參與行股網下、網上申購及已上市股票增發。
日前,中國證監會已批復三金藥業首次發行新股。三金藥業成為IPO重啟首家上市企業,計劃首次發行4600萬股A股。這意味著至少有3680萬股將采取網上發售,按照千分之一的規定,單個賬戶的最高申購額度至少為3.68萬股,單個賬戶的資金量較小,預計在50萬元左右。
對此,島城一家商業銀行的個人零售部主管認為,對于銀行理財產品來說,由于資金規模過小,難以發揮收益效應,當然也不能排除部分可參與新股申購的理財產品申購三金藥業,“三金藥業更適合投資者直接參與申購新股,特別是中小盤股,但是需要關注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