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要“貢獻”多少費用給銀行?門類眾多的收費項目里,到底有哪些“門道”?
近日,理財周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大多數結構性理財產品并不產生申購費、管理費等相關費用,而QDII產品的費用則屬于所有理財產品中收費最高的一類,各項費用累計在2.5%左右,高者達3.3%。同時該類產品的贖回費也是相當高,從0.5%到3.3%不等。
銀行盈利點在傭金返回
理財周報記者了解發現,市場上銷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大多數不產生申購費、管理費等費用。那么哪些情況會產生費用呢?一家外資銀行產品部負責人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如果產品掛鉤的是一些海外基金,那么基金需要收取一定管理費,所以這類結構性產品也就會向投資者收取相應管理費。比如最早一批銀行系QDII中,就是與幾只海外基金直接掛鉤,便會發生管理費這一收費項目。
還有一類結構性產品,購買的并非期權,比如直接買入某幾只股票,產品收益與股票直接張跌幅掛鉤,那么這類產品銀行會收取銷售管理費或申購費等。
也許有投資者無法理解,結構性理財產品沒有各項費用,那銀行的盈利點在哪里呢?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財富管理部產品處負責人向理財周報記者解釋,“結構性理財產品好壞的背后,體現在期權金的比例上。因為結構性產品的特點就是將本金所產生的利息去購買期權,那么這背后銀行會拿出多少比例去購買呢?這里就存在銀行間的差異。”也就是說,假設銀行拿95%的利息收入去買期權金,那么剩下5%的利息就可能成為銀行的利潤所在。
很明顯,銀行拿出的比例越高,付出的期權金越多,產品預期收益也將越高。“但是,投資者是很難看出背后,銀行究竟投入了多少比例”,該人士表示道,“即便是同一款產品,但不同銀行推出的時間點有所偏差,也很難看出背后的差異。”
理財周報記者注意到,有兩家銀行幾乎在同一時間點推出了一樣的產品,掛鉤于二氧化碳的期權。一家銀行給出了45%的參與率,另一家則給出了60%的參與率。參與率越高,銀行所付的期權金也就越多,這背后能窺視出一些差異。“國內商業銀行在期權產品方面沒有競價優勢,無法拿到最優報價,只能以這樣的形式賺取利潤。”上述人士表示道。
另一家外資銀行的產品主管解釋,“與國內商業銀行不同的是,外資銀行在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盈利點在于投行的傭金返還。”他向記者舉例,比如用100元所產生的利息4元準備向某一投行購買期權產品,這時投行會先返回1塊錢的傭金,而銀行不需要馬上這4元利息錢給投行,可以逐步給投行,甚至最后給。
其中,傭金的返還比例則取決于商業銀行與投行之間的談判。有些銀行為了爭取客戶,也可能會將返還的傭金再去購買期權,使得產品設計出的收益更高。
銀行理財產品透明度不高
結構復雜、常令人“看不懂”,這是結構性產品留給投資者的一大印象。事實上,一些專門負責產品設計的業內人士也坦承“有些外行”。
一般,投行會將期權放到一數學模型中,推導出它的價值,然后再預計出產品的收益區間。“但期權最終獲得的收益是多少,銀行是不會公布的,它只公布理財產品的收益”,普益財富銀行理財產品研究員張星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道,“也許一個期權最終的收益有12%,但是理財產品當初預計的最高收益是10%,那么這2%可能到銀行的口袋中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博士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結構性產品背后的區別之一在產品給出的預期收益水平差異上,如果給投資者的收益區間較寬,可能需要投資者自己支付一定手續費等,如果給投資者的收益區間較窄,那么一些費用已經抵扣了。”
QDII產品費用最高
一般費用中包括了認購費(申購費)、管理費、托管費等。其中,托管費多數為0.2%/年,管理費為1%。銀行之間的差異主要在認購費或申購費上。同時,各銀行對客戶優惠費率的資金門檻不同,認購資金越多,銀行給出的優惠費率就越低。
理財周報記者粗略統計,購買一款QDII產品所產生的費用大約在2.5%左右,贖回費在0.5%左右。而不同QDII產品收費也有差異。如債券型QDII的費用比股票型QDII的費用低1%。
除了這部分費用外,理財產品的贖回費普遍較高。如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贖回費有高達3.3%。如荷蘭銀行一款產品“荷銀私募股權總回報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提供贖回機制,產品在封閉期結束后頭三個月贖回,收取本金的3.3%,之后每3個月遞減0.3%,2011年1月后無提前贖回費。
QDII的贖回費一般按年限計算,如工行的這款“東方之珠”規定第一年贖回費收取0.5%,第二年贖回收取0.3%,大于2年則無贖回費。渣打銀行的“聚通天下”QDII產品第一年贖回收取1%的費率,第二年收取0.5%的贖回費,2年后則無贖回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