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涂艷
近來,渣打銀行和星展銀行(香港)所“參演”的兩場大戲廣受關注。前者站上了被告席接受投資者拷問,而后者則分別將投資者告上了香港和北京的法院。這兩場激烈的對峙或許才剛剛拉開私人銀行與我國投資者之間“交往”的序幕。
投資者開始把目光聚焦這些糾紛的共同導火索:高端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業務提供的產品不同在于,私人銀行或者高端理財產品必然是高門檻。并且,私人銀行自己所宣揚的高貴氣質和私密性就決定了這一點。
分析那些因為私人銀行產品而由富豪變成“負豪”的糾紛種種,專家提出了三點成因:其一為銀行發行產品本身的問題和銷售行為的合規性;其二為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和維權意識;最后則為監管部門的缺位。就拿日前不斷升級的星展銀行KODA(股票累計期權合約)理財產品糾紛為例,一位外資行產品經理透露:“這款產品明顯是國外投行設計的一款高風險產品,甚至可以說是風險和收益不匹配的,有些外資行偏向以產品為導向,和國內中資私人銀行的發展策略有差別。”
在金融風暴之后,有70%左右的高凈值人群對外資銀行的態度變得更加謹慎,有些為了資金安全,正考慮撤資回中資銀行,而另一些人表示在近兩年的局勢下,不會再考慮外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
受制于目前的國內私人銀行發展階段,產品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攻方向。風物長宜放眼量,利用本土銀行強大的客戶基礎和網點優勢上的優勢,中資私人銀行可以好好利用這幾年低谷期維護客戶。
“我們的產品主要為低風險的,畢竟高凈值客戶的主要目標是保值增值,在某些時候做一些現金管理也會讓他們獲得比普通客戶更好的服務。”招行武漢分行私人銀行高級經理唐璐表示。同時,他也告訴記者,并非一些所謂“定制化”的產品就會取得高于普通產品的收益,在客戶需要的時機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一款固定金額的產品本身就是一項服務,而如果收益相對更高則可能是銀行在讓利。
可見,隨著國內投資者風險偏好從“高風險、高收益”向“追求回報的同時控制風險”轉變,國內中資私人銀行也正在迎合這種需求而保守地“圈地”。賣產品并不能詮釋私人銀行的特殊性,而目前的困境卻一再強調了產品高質量的重要性,期望在私人銀行被廣泛接受那一天到來之前,不要讓產品先砸了牌子。